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访谈 >> 推荐访谈 >>
      分享到:

      冯远:“美术爱好和文化责任”

        作者:核实中..2011-06-02 17:22:03 来源:网络
          冯远,研究生学历,著名中国画家、艺术教育家。历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文化部艺术司和科技教育司司长,现为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文联委员和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2008年8月起,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冯远画作曾入选第五、七、八、九届全国美展,获多类奖项十余次。撰写论文、评论、教材近百万字,出版画集、画册、专著15种。冯远的作品影响较大,许多画作被国内外美术馆和藏家购藏。 

          问:既然谈到全民族审美素质,那我们该如何构建中国的艺术审美价值观呢?

          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艺术审美价值观,它也是可以具有多样性的,例如,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中,有李白的放逸,也有杜甫的沉逸,既有阳刚大气,也有婉约华丽,等等。总体来说,中国文化艺术是表意畅意的、抒情象征的、诗画一律的,这种艺术审美价值取向与中国民族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

          我想,在今天这个时代,一个是世界的多样性,一个是中国的多样性。这给了我们在世界范围内,寻求中国文化审美价值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又在我们中国艺术审美价值观的前提下寻求不同文学艺术作品审美价值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这就形成了当代中国艺术审美价值观的特色。

          时代精神,现代样式都要显现民族文化审美的特色,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我们不能,也难以重复唐诗宋词,我们创新是指要做我这个时代的艺术,但是当代的文学艺术,要使人能感觉到是现代化的中国艺术,在形式语言和风格方面,揉进了现代的样式,这是指既有西方外来的一些因素,也要有我们自己创新的民族和传统特色的东西。

          在观赏历代中国文学艺术家的文学诗歌散文和历史作品中,能够感觉到鲜明的中国文化特点,能感觉当时代中国人的精神,同时还能感觉到我们的创新是保持中国民族特色的,这是一脉相承的,而不是切断的,跳跃性的发展。不是任意完全采用外来的语言,或者是突兀创造发明一种新的语言。

          我想,只有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才能构建当代的中国艺术审美价值观。

          问:建设中国的审美价值观,我想应该对东西文化、艺术进行甄别,您是怎样对待这个问题的呢?

          从艺术批评、艺术史的角度看,东西方艺术是有明显差异的,这体现了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艺术语言和审美价值取向,这是无可置疑的。

          今天,我们面临一个多元化的文化交流的世界,不同文化思潮的交融,不同文化艺术成果的互相影响,形成了当代世界的文化艺术,在“异中求同”,同时在“同中求异”的发展趋向。几年前,由数十个国家的文化部长们签署的一个维护发展文化多样化的宣言,就体现了在当今时代,文化艺术的发展,不能以牺牲不同民族文化艺术的特色为前提,这本身就提出了各个民族的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保持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艺术样式,民族精神,包括一些精髓的艺术元素、符号,是必要的。我想我们区别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从视觉角度看,一定是表现手法,图式、语言和它的作品中的精神等标志性的因素。至于甄别和使用,应该因不同的艺术作品而异,不同的艺术家而异,不同国家而异。有些国家在东西融合中做到比较充分,其艺术作品就显得国际化;有些民族、国家的艺术家在坚持本民族文化方面,立场很坚定,做的非常好,则其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就鲜明一些。

          我们现在对它进行甄别,实际是在判断不同民族文化中间的差异性的东西。正如刚才说的,艺术在今天的发展一定是“异中求同”,所谓求同,就是艺术文化共同的审美、价值取向的一些因素,所谓异,就是不同民族一些文化认知,文化品评,价值标准和文化趣味上的一些差异,这些差异,我想,在任何时候,都是应该保留住的,也是因为保留住了,才有世界的多样性,多种面貌,这个世界才能显得丰富。

          问:那么,当代有可能出现艺术大师吗?你对艺术大师有什么期待呢?

          我是这样看的,所谓大师,一定是对这个时代文化有重要贡献,他的创作和成果并被证明和接受,具有学术品格,文化价值,对历史和未来都具有某种传承和发展的意义,大师应该具备相应的思想,学养,才情和他应有的艺术贡献。

          再具体点,中国历史以来的大师,都具有比较丰厚的人文学养,丰富的学问知识储备,和为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做出的文化贡献,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创新意识的风格形式,和独特的技巧,而且,他的作品一定是雅俗共赏,广为民众喜爱的。这些基本要素的集其一身才能称其为大师。大师不是自封的,他应该是文化艺术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因为成为大师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地积累、学习提高发展的过程,包括他的作品也是如此。

          大师显然不是捧出来的,也不是催生出来的,而是历史长河中,被时代,大众、各个行业的人们所公认的,大师不仅仅对传统文化、艺术有深刻的理解,对其精华部分的有效传承,同时在创新方面他一定有自己独特的贡献,所以他更多的意义应该是指向未来。所以,现代的大师应该具有这些特点才可能称之为大师。我想,中国现当代已经有不少大家所认可的,高山仰止的艺术大家,比如去年去世的张仃,刚刚去世的华君武、吴冠中等,老百姓家喻户晓,他们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修养,深刻的艺术思想,为时代作出了贡献,而且有很好的人格品质,人格魅力。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留下的作品,他的成果证明了他的历史价值。

          问:谈到文化的责任,我们很想知道,您这么忙,还能坚持艺术创作的动力是否与之有关呢?

          我就是基于爱好。最基本的想法是,多年来,从一个艺术的爱好者,有机会进入院校接受系统、严谨的艺术训练,毕业后又多年从事教学、创作、研究。作为一个艺术家的爱好,我还比较敬业,每年我都坚持创作一些大型和小型的作品,无论是出于爱好,还是事业的角度,我都有这样一个繁忙的自身要求。

          这些年来,虽然在一些行政岗位上担任了繁忙的管理工作,但是我想,努力工作之余,挤出时间来进行艺术创作,是作为一个艺术家的爱好,也是文化责任。这些年来,就是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我把娱乐,聊天,旅游和各种文化消遣的时间省下来,从事我的艺术创作。

          一句话:主要是出于爱好。

          问:我们需要问两个跟艺术品市场有关的问题,第一:现在很多人进入艺术品市场,是为了投机和保值,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艺术品市场,有涨有跌,跟股票市场是一个道理,有一定的起伏规律。比如说市场上有一大批热钱,想通过投资要保值,老百姓这种愿望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进入艺术品市场以投资为目的,或者以保值为目的,都会有风险,我觉得要慎重。

          不能否定艺术品市场是具有这样的功能,但是进入艺术品市场,还是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准备: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6(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