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访谈 >> 推荐访谈 >>
      分享到:

      学院的黄昏还是早晨——对话曾成钢

        作者:核实中..2012-06-02 08:24:28 来源:网络
        对话人:曾成钢(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北 人(《中国雕塑》副主编)

        北:作为原浙江美院的雕塑系主任,你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浙美思想开放不拘一格的人文传统,加上这些年在北京担任全国美协副主席和中国雕塑学会会长两项职务的高度和视野,大家对你出任清华美院雕塑系主任充满期待!
        在这种超负荷的压力下,你对雕塑系的工作和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构想? 

        曾:的确,就个人经历而言,我经历的工作岗位要多一些,做的事情多一点,但谈不上我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原浙美思想开放,那种对艺术理想执着追求的人文传统对我的影响刻骨铭心,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凭着一种对雕塑艺术的热爱和感悟。我与同龄人相比,是幸运的,这是因为大家对我的一份特殊厚爱和信任。现我身兼多职,每每都使我感到一种巨大负荷与压力,但这负荷与压力,磨练了我,造就了我。我明白一点:真诚做人,认真做事,热心坦诚,雕塑艺术使我懂得了何为做人做事的崇高情怀与境界。
        这次出任清华美院雕塑系主任我是没有思想准备的,平时其他工作多,忙得不已乐乎。再加上这副担子,对我来说真是有点实在的超负荷的分量。这种分量和压力,一是来自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期待,二是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办学目标,三是来自各院校同等学科办学指标,四是来自建系九年的清华美院雕塑系自身所处的状态。 
        但对出任清华美院雕塑系主任,我无法推辞。(在就职会上,我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话是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第二句希望大家齐协力,同心同德。第三句话是恳请大家理解让我随时辞职,我也随时准备被免职。这是我的心里话。第三句是给我自己制订的清规,同时也表达自已的就职处境的想法和决心。)
        我任教清华美院雕塑系已近九年,见证了雕塑系自创建以来的发展历程。从大北缶到清华园,清华美院从合并到迁移,雕塑系同样有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我们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面对现实,理想未来。现我作为系主任对建设好雕塑系还是充满信心的,一因雕塑系已经有近十年的办系经验,能冷静客观地检讨教学的得失。二美院依托于大清华这艘航空母舰,有着强烈校园人文精神激励。三清华大学办学理念所规定生源的数量与质量给确保美院办学方向,四清华大学给美院提供优良的教学硬件与软件环境,五雕塑系已经具雄厚的师资力量,教学体系已具规模。我想只要雕塑系的师生们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同舟共济,开拓进取,坚持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独立思考、学院精神为学术宗旨。整合好资源,要使这股力量发挥出充分的能量,雕塑系的未来发展一定是光明的,一定是令人振奋的。

        唐; 二北:中国目前有数十所高校设置了雕塑系,其中几所主要的美院基本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有人把这种相对的特色简洁地概括为中央美院和广州美院:观念性;西安美院:本土化;鲁迅美院:注重写实;中国美院:书卷气;四川美院:地域特色等等。如果请你为清华美院雕塑系给出一个定位或预期,你会怎么表述? 
        曾:

        曾:中国目前有数十所高校所设置的雕塑系,通常是指有办系历史或者是在特殊历史过程形成的院校雕塑系。其中几所主要的美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自已比较完善的体系和特色。但我认为现在各院校雕塑系科目和课程,师资结构都比较相似,各院校雕塑系所呈现的成果来看虽有区别,但不是特别经纬分明。我认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使然。因为我们是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不知不觉中渐趋雷同。这也是我们要特别警觉的。同时,我认为艺术教育现分本科,研究生,博士生三种不同阶段,其学习研究任务和方向程度是不同的,而每所学校应树立自己的主力品牌。
        我认为清华美院雕塑系,就这一点,必须有清醒认识。所谓的教学特色,是因教学历史和教学整体学术理念走向形成的。清华美院的前身是偏于设计,加盟清大华更名清华大美术学院。着意加强美术和设计学科并重发展。经过美院内部教学理念结构的调整与磨和,美院师资资源的加强,这意味着清华美术学院将走向新的阶段。雕塑系借助这一大平台,要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子:一建立明确教学理念和办学方针。二要建立一支同心同德的有高度学术理想的教师队伍。三要有一个科学的教程结构设置。四要营造一个生态的学术环境和评价体系。五要有一套合理管理制机。清华雕塑系是要在做好基础教学的同时,加大力度做好高层次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精尖的创作研究型的专业人才。
        我认为清华美院雕塑系以清华大学为后盾,大力推行研究型的高层教育模式,逐渐扩大研究生,博士生教学规模。为了实现雕塑系的发展目标,我们具体的做法是;一突出特色,突显中国雕塑。传承和转换,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雕塑教学、创作体系。二关注当代艺术。引领形成当代雕塑艺术走向,确立举足轻重的学术地位。二强化优势,具象雕塑、装饰雕塑及环境雕塑。三依托传统,立足当代,关注未来,建树中国传统雕塑语言的现代转化研究。这也是我立志要进行研究的课题,充分利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是我们的福份。我认为文化艺术必须有鲜明的特点和个性。

        唐:北:提到“学院派”,一般会联想到基本功、技术性、学术地位、书卷气、保守主义等等,你对这个概念怎么理解?有一种看法叫“学院的黄昏”,你怎么看?

        曾:这问题是直接指向学院派教学理念和方式。我认为保守主义之类的词语不能是学院式和学院派的代名词。学院派代表着学术的王者风范。学院派的出现与形成是人类文明文化与艺术的进步。从历史看,学院派把人类的文化艺术推向高峰。从学院派的特征看,是把非理性的艺术,以理性科学分析形成系统的学科。从教育实践看,学院派在世界范围内依然存在,依然发展,在中国也是如此。当今的学院派是开放而多元的,决不是保守的。从学院结构看,当今的学院力争建设一流的教学硬软件,整合资源,加强综合实力。学院强调基本功、技术性、书卷气、学术地位这些是学院派存在的理由。尤其中国的学院聚集着具有双重身份的师资,正以巨大的力量,朝气蓬勃地营造自已的培养人才高地。这正是学院的力量。我认为现在的学院还不是黄昏也不是早晨,恰是皓日当空的正午。

        唐;北:你认为高校雕塑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帮助和训练学生掌握扎实的雕塑技能,还是培养未来优秀的雕塑家?或者更广义地说,培养真正的艺术家? 
        曾:我认为高校雕塑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国家为时代培养专业艺术人才或雕塑家。然而现高校对学科教学目标不尽相同,现不同院校学制也有差别,有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和研究向方,都有不同和则重。本科注重打好基础,掌握扎实的造型能力。研究生注重创作与研究能力。博士生注重学科的理论学术研究与建设。培养具有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富有艺术理想、德艺双馨的专业艺术人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培养真正的艺术家,这里“真正艺术家”五个字眼,特别有份量。这是需要真正的造化,这也我们最高的目标和愿望。

        北:在经历了过去大约20年(就雕塑界而言)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解读、引进、实验、移植之后,在现代主义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的今天,你认为中国高等雕塑教育的基础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是古典泥塑?是现代材料和形式语言?还是艺术感觉与思想方法?
        曾:没错。过去可能认为某种思潮和流派是非传统的东西,经过时间的沉淀遗传下来,成了今天的传统。这就是传统的伟大。传统不是死的,是活的;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传统是历史的链条,传统是文化生命的延续。如果我们放弃或毁灭传统,就没有所谓今天的传统。我们必须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因此高等雕塑艺术基础教育应该包括传统泥塑、材料运用和形式语言。艺术感觉和思维方法是基础训练非常重要的课题,如果艺术基础训练失去艺术感觉,如果没有良好思维方法,那是无法称之为艺术的。艺术的价置和魅力就在于那扑朔迷离的感觉的描术与表达。

        北:在中国雕塑的学院传统中,略偏感性的法式古典泥塑体系和略偏理性的苏式浪漫泥塑体系依然是最主要的基础课程,但从世界范围看,许多艺术院校已经完全没有泥塑课了。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是应该坚守还是应该调整?
        曾:中国的美院雕塑的教学体系从李金发、刘开渠开始到现在大致一直延续着西方的教学方法路数,虽然其中有偏法式或苏式的,这种教学方法,在中国将近百年的历史,对中雕现当代的发展及人才的培养作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就世界范围而言,许多艺术已经完全没有泥塑课了,这我也只是听说,我想这里我们得了解清楚,美术学院雕塑系没有泥塑课或取消泥塑课背后原因是什么。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教学不能跟人家屁股后面跑,必须建立自己稳健的教学体系。我认为只有人类文明的存在雕塑就得存在,人类需要雕塑,美院雕塑就得存在。而雕塑系就得存在,雕塑教学如果缺少雕塑课程,那雕刻造型是费劲的。我认为泥塑课不是坚持或调整的问题,而是必须执行的问题。我们常说素描是一切的绘画艺术的基础,而我认为泥塑可谓是一切的造型艺术的基础。


        北:清华美院的前身是中央工艺美院,现在的背景是一所全国最著名的理工科大学,你是否会考虑发挥清华名牌综合大学特别是理工科专业的背景,在学科交叉、交界的地带做文章?
        是否有可能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为清华美院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选修机会,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更完整的知识结构,包括对现代科技发展的认识。如果清华美院的雕塑系具有一种其它美院所没有的理工科气质,我觉得也是一种挺不错的特色。
        曾:中央工艺美院加盟清华大学,这是历史的选择。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置身于这所名牌综合大学是非常难得的。因为清华有着独特的办学魁力。综合性的大学,它不同于地区性的学校,不同于专业高等学校,不同于工科、实用学科的专业分工的学院,更不是职业训练所,因为大学强调综合、广博,提供最高的教育,强调人文教养、人文底蕴、人文积累与科学自由精神。如何利用好清华的资源在学科交叉地带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是我们努力工作方向。李政道先先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倡导的“艺术与科学”口号,就非常响亮。在这种理念的氛围中清华美院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折射出辉煌的光芒,清华大学因为有了美术学院必然会受潜移默化的艺术的薰陶,放发出“水木清华”更醉人的芬芳。

        北:是否考虑采用工作室机制? 你认为哪种教学机制最适合清华美院?
        曾:教学采用工作室制是一种传统,工作室最近几年在有些美院开始实行,从效果来看,或者据教师意见来看,基本是认可的,应该说责负主持工作室的教授是尽力尽职的。明确研究方向,学生与老师能够达成共识,形成默契的教学氛围。工作室制,在中央美院、中国美院是头三年同共基础,后二年进各不同工作室。当时我在中国美院雕塑系主持工作时,提出的五年两段制教学,头三年专业基础训练,后二年进入各材料室实践和毕业创作和论文。现在他们组建各工作室,进行顺利。现清华美院雕塑系学制为四年,专业训练课程时间按排非常紧张,有些课程作业无法安排。这也是我们要重视的问题。如何解决五年制与四年制,利与弊问题要报告学校研究决定。就我个人认为五年制对学习进程的安排和程度的提高效率来说是肯定有利的。因雕塑专业学习比平面绘画要艰难而复杂。我们称雕塑为“重工业”。目前学制为四年制的清华雕塑系,是接单元课程进行教学的,这也是我们国内雕塑系的传统。这种方法同样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材。所以,采用那种方法也不是绝对的,只要合理的采用方法,应根据教学条件采用合理的方法才能茯得最佳的效果和达到理想的境界。我们经过认真讨论形成共识,明确教学理念:坚持注重基础训练,注重创作实践,注重理论研究,注重教学和科研的互动,注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发展、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性、民族性、时代性、审美性的培养。具体做法是设置了教研组,同时设置七个专业研究室,分别为:一专业基础研究室,二创作研究,三材料运用研究室,四环境雕塑研究室,五雕塑理论研究室。六中国雕塑研究室,七实验艺术研究室。这七大研究室由各教授主持学术研究,形成学术合力团队,同共推进,为雕塑系教学积极发挥学术作用。使单元制教学更为丰满。

        北:中国先秦的学园式教学讲求教书育人,不是生硬的道德宣教,而是坦然真挚的心灵对流,你认为我们现在的老师、硕导、博导,应该这样做吗?能够这样做吗?
        曾:中国先秦的学园式教学讲求教书育人,一直是我们教育的楷模。所以,历来尊称教师为先生、老师。孔子被奉为“圣人”。现代人把教师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对教师是莫大的殊荣啊!先人的教书育人方式,我们应力行,但是能否真正达到古人的那种状态,这也只能因人因时而异。但我们希望还存在这种坦然真挚的心灵对流,也坚信存在。教师职业是神圣的,如果不是这样,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堕落和悲凉!

        北:本土化问题是中国当代文化面对世界的重大课题。仅从雕塑教育的角度看,一方面是对传统和民间形式的研究和借鉴,比如的素描课不画大卫画菩萨,比如中央美院把学生带到山西民间拜泥塑艺人为师;另一方面是对本土文化精神的感悟,对那种绵延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生命境界的传承,站在一个雕塑系主任和雕塑教育家的立场,你认为本土化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标是什么?
        曾:这也我是一直思考的问题。作为当今的中国文化人,面对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国当代文化与各种思潮文化激荡与碰撞,特别是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与渗透,引起了发展中国家对自身文化和利益的担忧和对文化安全的警觉。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经济发展最快、国际影响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还是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自然成为激荡与碰撞、扩张与渗透的焦点之一。因此,中国文化本土化成了我们面对世界的重大课题。仅从雕塑教学角度来谈,院校雕塑系对加强对中国传统和民间艺术作一些的研究和借鉴,无疑是必要的。也是我们极力提倡的,我自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就有一种莫明的迷恋和感动。因为,中国文化越来张显出无限的魅力!
        文化个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身份的象征。本土的文化是这个国家和民旋文化个性特质的表现。如果文化设有特质或者失去了特质,那好比酒失去了浓度,谈而无味。没有了浓度,就失去了酒的激情,失去了酒的律动,失去了酒的想象和意境。因此,我们只有对传统文化特质有所感悟与传承,我们方能对文化本土有深层的理解。以中国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弦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的文明成果,构建具有中国文化风骨和创新精神的中国雕塑的评价体系,创作具有当代中国气派的雕塑作品,进一步推动中国雕塑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我认为这就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的目标。

        北:最后请你用尽可能简要的语言概括你对中国当代雕塑教学整体的看法?你认为是否需要改革?哪些需要改革?哪些需要承续和坚守? 
        曾:就中国当代雕塑教学整体来说,是一个非常时期。一是各大院校的雕塑系因大量扩招,教学空间和教师的工作量进入紧张的状态,似乎己失往日雕塑教学的那种从容。招生人数大增,教学的质量是否增值,这是可以考量的。二是教学的课程设置趋于相同,主打的形象牌特色不十分明显,这是教学主张缺乏自信,或者缺少宏观的、长远的学术眼光,没有明确的教学主张。导致教学成果平庸没有足够影响力。三是现在大家一片繁忙,能否静心潜心于教学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考问。我们能否径得住考问,这需要我们和这个时代来共同回答。
        对具体的教学是否要改革,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不用改革,但需要改良。现在中国的雕塑教学正是改革的产物,其实教学不能老是要改革,我想用改良比较合适稳妥。,因为教学大纲需要设置,论证,实施,实践,结果都需要相当的时间周期来检验。有一点我们应非常明确,雕塑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良好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艺术素质和扎实的造型能力和创作研究能力。所以,我们应该制订明确的目标努力前行。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0(s)   11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7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