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访谈 >> 推荐访谈 >>
      分享到:

      崔如琢:中国画画的是修养

        作者:刘瑜 2011-10-06 15:12:21 来源:《深圳商报》
        记者:您觉得从您的老师身上,得到的最大收益是什么?



          崔如琢:我跟苦禅先生学习,给我最大的启发不仅在绘画技法,还有他对传统文化那种深刻的理解,我跟他学画的时候,他说,白石老人讲,“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不要表面上去学,学老师,要学传统,要学中国历史。



          苦老到临去世前还在写碑写帖,还在学习。有时候去拜访老师,看老师还在写,临帖,当时我们很受感动,老师已经80岁了。另一方面,苦老的那种人品,那种平易,豁达,那种真正的艺术家的傲骨,给我们的影响也很深。我觉得在所有的一些老前辈里头,我接触的人里,苦禅先生是最突出、最杰出、最让人敬仰的人。



          记者:所谓“画如其人”,在您看来,人格与绘画有着怎样的关系?



          崔如琢:人在不同的年龄,对世界的看法是不同的,我也是随着年龄对这句话越来越有体会,我们讲文如其人、画如其人、书如其人,文章和画都是一种精神的再现。绘画是讲格的,苦禅先生讲“人品不高,落墨无法”。我当时年少不明白,觉得画画都是技巧,跟人格有什么关系啊!后来慢慢学习发现中国画画的不是技巧,画的是修养。什么人、什么修养决定画什么画。



          和绘画一样,中华民族文化里的精华就是人的格调。它也可以说就是一种人的修炼,这个修炼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说文化上的修炼、实践上的修炼。绘画、经营企业只是职业的不同,但都要有人格。



          记者:现在油画在大城市比较流行,您如何看待油画乃至中西绘画、文化的异同?



          崔如琢:我很早就出国定居,在美国、欧洲的各大博物馆都参观过,可绕了一圈以后呢,我发现我的最爱还是祖国的写意绘画,根还在水墨之中。东西方绘画表现的东西是共同的,都有画人物、画风景、画花鸟的,这种表现形式都是有的。



          中西方文化、艺术的差异简单概括就是:西方的绘画从传统上来说是“具象的”,文化底蕴是科学的,中国绘画从古到今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意象的”,它的文化底蕴是哲学的。它们追求的境界是不一样的,这是两大艺术体系的本质区别。从文化发展的历史来说,东方要比西方悠久得多;从文化对于人的境界来说,中国文化讲和谐,讲天人合一,我觉得东方的东西更深邃、更讲究、更符合我的个性。



          记者:您个人的收藏著称艺坛,齐白石、石涛、八大山人等大师的作品都有不少,能否介绍一点您的收藏心得?



          崔如琢:我收藏的目的不是为了投资,是为了学习研究。我是搞绘画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很重要,因此,我收藏的重点是近代和古代书画家的作品,至于它们现在的价值那么高可以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并不很关心。



          从收藏投资的角度看的话,我觉得收藏要有自己的特色,有所侧重,不能见什么收什么;建议喜欢书画的朋友不妨有计划,有目标地收藏,尽早确立自己的收藏定位,集中精力和财力,或将注意力锁定在某几位画家身上,或在某一画派上下功夫,也可以在某一画类、画种上作特色收藏;最好不要追求面面俱到,那样势必广种薄收。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73(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