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访谈 >> 推荐访谈 >>
      分享到:

      执着于信仰的人值得尊敬

        作者:赵 凌2011-06-13 10:45:00 来源:南方周末
        佛门不是避难所,释普润跟他们讲真实的僧团生活——每天只吃一顿饭,不能吃葱姜蒜和鸡蛋,更别说肉,睡觉要穿着衣服,打扫厕所和做饭……很多人听到这里,就会说,“那我回去再想想”。 

          出国前的画家史国良已有不小声名,获得过国际大奖和文化部荣誉嘉奖。自1997年他一身袈裟回到中国,争议就一直伴随着他。出家后的史国良定居北京,除继续创作外,还经常出席各种社会活动。他的很多行为被外界视为“炒作”。有人说,史国良延续了中国画僧的法脉,也有人说,他不过是个“应酬和尚”。

          3月9日,在北京紫竹宛公园旁的寓所内,史国良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五台山的释普润法师每天都能接到要求出家的电话。作为五台山网站负责人,他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向发心出家的人提供咨询。释普润告诉记者,自2005年五台山网站创办以来,网站论坛的活跃和每天不断的电话,都让他真真实实感觉到人们对佛教的兴趣在大增。
          官方统计的中国信教人数截至1997年是1亿多,民间估计其中8000万是佛教徒。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提到,佛教出家僧尼大约20万人。中国佛教协会表示,到底有多少人信仰佛教,难以统计,但人数上升是个事实。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河北柏林禅寺,去年到该寺皈依的人数是6000人。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尝试从精神层面的高度去理解那些选择出家的人们,但内心深处的震动仍然无法掩饰,仍然止不住对世俗理由的刺探。为什么出家?为什么?陈晓旭说,为修佛法奉献终生。李娜说,不是出家,是回家。俗世的人们不满意这样的答案,总觉得她们隐瞒了什么。

            多数人不理解,如果没有现实最强烈的打击,怎么会选择如此决绝的方式——放弃父母、爱人和子女,撕裂与这个社会全部的联系。在本土宗教中,佛教与现实的关系最为“紧张”,也许,正是这种“不近人情”的决绝,使得出家事件远比信仰其他宗教更能引起关注和冲击。

            大多数人对佛教的理解被真正的信仰者称为误解。世俗认为出家是悲观厌世,佛说出家是最积极的人生;世俗认为出家者无情,佛说出家是大孝;世俗认为出家是逃避,佛说出家是进取。

            五台山的释普润法师告诉记者,电话里咨询要求出家的大部分是生活中遇到挫折的人。每当此,释普润就会告诉这些人,佛门不是避难所。他会跟他们讲真实的僧团生活——每天只吃一顿饭,不能吃葱姜蒜和鸡蛋,更别说肉,睡觉要穿着衣服,打扫厕所和做饭……释普润说,很多人听到这里,就会说,“那我回去再想想”。

            一方面出家人与浮华尘世彻底决裂,苦行的姿态让人敬仰和感佩,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太多佛门非净土的现实。赵朴初老先生生前曾感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寺院财富的增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负面影响也显现出来。有的僧人信仰淡化、戒律松弛;有的拉帮结派、聚讼纷争;有的刚愎自用、私欲膨胀。这些不良风气势必会败坏佛教的形象和声誉。  

            佛教的面目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这么模糊,有时离人间太远,有时又离人间太近。佛教跟现代人的距离也由此变得若即若离——需要它又走不近它,望而生畏。一位方丈说,我们不能一味唱高调,曲高和寡,人们跟不上。如果人们离开了我们,不会是人们抛弃了我们,肯定是我们抛弃了人们。

            学者华方田解释,佛教并不鼓励人人出家。能够出家的,毕竟是少数,因为那需要很大的愿力和意志。但这并不代表在家的居士就落后于出家人,“在我看来,佛教最强大的生命力恰恰来自于最广大的在家修行者。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默默付出对社会的责任。”

            出家也好,在家也罢,那些执著自己信仰的人都值得尊敬。他们的不断涌现,也给了社会公开讨论信仰的机会,让迷茫的现代人寻得精神共鸣,分享信仰的力量。就像一位基督徒说,不管信仰什么宗教,能够想想人生的意义就是好事。 




          五台山的释普润法师每天都能接到要求出家的电话。作为五台山网站负责人,他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向发心出家的人提供咨询。释普润告诉记者,自2005年五台山网站创办以来,网站论坛的活跃和每天不断的电话,都让他真真实实感觉到人们对佛教的兴趣在大增。
          官方统计的中国信教人数截至1997年是1亿多,民间估计其中8000万是佛教徒。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提到,佛教出家僧尼大约20万人。中国佛教协会表示,到底有多少人信仰佛教,难以统计,但人数上升是个事实。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河北柏林禅寺,去年到该寺皈依的人数是6000人。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尝试从精神层面的高度去理解那些选择出家的人们,但内心深处的震动仍然无法掩饰,仍然止不住对世俗理由的刺探。为什么出家?为什么?陈晓旭说,为修佛法奉献终生。李娜说,不是出家,是回家。俗世的人们不满意这样的答案,总觉得她们隐瞒了什么。

            多数人不理解,如果没有现实最强烈的打击,怎么会选择如此决绝的方式——放弃父母、爱人和子女,撕裂与这个社会全部的联系。在本土宗教中,佛教与现实的关系最为“紧张”,也许,正是这种“不近人情”的决绝,使得出家事件远比信仰其他宗教更能引起关注和冲击。

            大多数人对佛教的理解被真正的信仰者称为误解。世俗认为出家是悲观厌世,佛说出家是最积极的人生;世俗认为出家者无情,佛说出家是大孝;世俗认为出家是逃避,佛说出家是进取。

            五台山的释普润法师告诉记者,电话里咨询要求出家的大部分是生活中遇到挫折的人。每当此,释普润就会告诉这些人,佛门不是避难所。他会跟他们讲真实的僧团生活——每天只吃一顿饭,不能吃葱姜蒜和鸡蛋,更别说肉,睡觉要穿着衣服,打扫厕所和做饭……释普润说,很多人听到这里,就会说,“那我回去再想想”。

            一方面出家人与浮华尘世彻底决裂,苦行的姿态让人敬仰和感佩,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太多佛门非净土的现实。赵朴初老先生生前曾感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寺院财富的增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负面影响也显现出来。有的僧人信仰淡化、戒律松弛;有的拉帮结派、聚讼纷争;有的刚愎自用、私欲膨胀。这些不良风气势必会败坏佛教的形象和声誉。  

            佛教的面目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这么模糊,有时离人间太远,有时又离人间太近。佛教跟现代人的距离也由此变得若即若离——需要它又走不近它,望而生畏。一位方丈说,我们不能一味唱高调,曲高和寡,人们跟不上。如果人们离开了我们,不会是人们抛弃了我们,肯定是我们抛弃了人们。

            学者华方田解释,佛教并不鼓励人人出家。能够出家的,毕竟是少数,因为那需要很大的愿力和意志。但这并不代表在家的居士就落后于出家人,“在我看来,佛教最强大的生命力恰恰来自于最广大的在家修行者。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默默付出对社会的责任。”

            出家也好,在家也罢,那些执著自己信仰的人都值得尊敬。他们的不断涌现,也给了社会公开讨论信仰的机会,让迷茫的现代人寻得精神共鸣,分享信仰的力量。就像一位基督徒说,不管信仰什么宗教,能够想想人生的意义就是好事。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8(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