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访谈 >> 艺术新闻 >>
      分享到:

      解读“德国制造”的艺术之魅

        作者:厉亦平2023-03-14 08:24:20 来源:美术报
        解读德国制造的艺术之魅

        解读“德国制造”的艺术之魅 ——

        从“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谈起


        近日,“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这是中德设计文化交流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展览反映设计与历史、社会、日常文化等因素紧密交织的景象,勾勒出战后德国设计史的全景,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在了德国制造上。德国设计向来被人称赞叫好,为什么“德国制造”能成为金字招牌?它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路径?如何扩展德国设计的当下内涵?本期来一探究竟。

        近日,为纪念中德建交50周年,在德国联邦外交部、德国驻华大使馆的积极支持,以及国家文旅部和教育部的积极帮助下,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德国维特拉设计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维斯滕罗特基金会,特别策划并举办“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特展。

        展览研讨会及开幕式于2月下旬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德国驻华大使馆大使傅融,维特拉设计博物馆馆长马特奥·克里斯(视频),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馆长托马斯·A·盖斯勒(视频),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总馆长、展览学术主持杭间先后致辞,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王岩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开幕式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哲主持。

        展览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为此,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为展览特别举办学术研讨会,邀请来自美术界、设计界的方晓风、王辉、吴诗中、连冕、张敢、陈岸瑛、杭间、周博、周榕、赵健、程文婷共十余位专家学者,针对德国现代设计延伸出来的诸多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学术研讨会由杭间主持。

        战后时代的德国设计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路径?这是本次展览希望呈现的关键学术话题。

        展览共展出战后德国设计作品300余组/件,包括迪特·拉姆斯、汉斯·古格洛特、鲁德夫·霍恩、玛格丽特·雅尼等杰出设计师,以及哈勒艺术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奥芬巴赫设计学院等机构的设计作品,涵盖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家具设计、照明设计、室内设计,以及时尚、纺织品和首饰设计等诸多门类。设计是德国工业与文化建设的重要工具,也是大众延续至今的日常表达方式。展览力图通过不同功能的设计案例,反映设计与历史、社会、日常文化等因素紧密交织的景象,探索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在设计理念与实践领域的差别及相似关系,从而勾勒出战后德国设计史的全景。

        通过展览不难看到,“德国设计”的崛起之路与“德国制造”的华丽转身,凝聚着理性主义打底的时代必然,也反映着设计师与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德国设计

        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路径

        20世纪初,得益于德意志制造联盟及包豪斯的诞生,德国设计获得了世界性的关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面临着战后重建的艰巨任务,1949年之后,德国设计在边界线两侧演化出不同的发展逻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设计成为“德国制造”出口行业的推动力,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设计旨在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提供动力,其产品可为普通民众所消费。

        边界线两侧的设计师们并非没有先例可参考,诸如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或1919年成立的包豪斯,都是从过去传承下来的、使他们能有所建树的共同设计理念。尽管东西德有着不同的经济制度和文化倾向,但对民众需求的反应是相似的,都注重大规模生产、先进的产品文化以及现代化住宅。展厅内精挑细选的展品,恰是这45年特殊时期内东西德双方实际联系的最好体现。

        1961年,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柏林墙的始建,标志着德国冷战时期的紧张局势达到顶峰。它分隔了家庭、亲友和商贸往来,并在之后的几十年加剧了德国的分化,这种分化在柏林墙两侧不同的设计方法上也体现得十分明显。

        集中式设计机构塑造了东德的设计特点,预制住宅社区的做法终被采纳以解决住房短缺问题,且全国大规模工业化实践与社会设计思想相配合。在西德,许多设计师参与到跨国公司的大型委托项目中,且设计成为企业文化以及“德国制造”出口品牌的代名词。

        尽管如此,东西德双方在20世纪60年代都经历了一场设计热潮,生产出各式各样色彩明快的、面向未来的产品(通常是塑料材质),反映了流行文化和太空竞赛时代的影响。

        1973年爆发的国际石油危机使世人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问题。与此同时,十年前的社会辩论重新出现,尖锐的批评声不绝于耳。此时东西德的设计师都在寻找替代策略应对资源的过剩或短缺。可持续性和亲身参与成为新的焦点,并由此启发衍生出了“DIY”或所谓“开放原则”的理念。

        由于这种价值观的转变,从时装、珠宝到家具领域的各种怪异的(通常也是一次性的)设计对象被创造出来,以回应个性化需求,克服“过时的功能主义”。在东德,工业设计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逐渐衰落,许多设计师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或设计团体,抑或离开这个国家去寻求发展。而西德则在工业设计方面保持着引领地位,诸如青蛙设计这样的公司越来越多地在产品设计领域之外提供战略咨询服务。这种变化加之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设计师职业被重新定义并延续至今。

        本展览试图将所有这一切置于同一专业叙事中呈现,以扩展“德国设计”的当下内涵。

        引领

        现代设计的发展

        德国设计以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和前瞻性引领现代设计的发展,其实用性与人性化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国设计重技术、重功能、重品质,强调系统性、逻辑性和秩序感,强调设计的社会目的,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早在20世纪初,受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德国设计便以其极具前瞻的美学理念与足履实地的设计精神声名鹊起。1907年,由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和企业家共同发起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在慕尼黑成立,其实践目标直指标准化、规范化、组织化的“优质设计”,主张通过教育提升和完善设计,为功能主义设计、现代工业设计以及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奠基蓄力。1919年创立的包豪斯学校,在其短短十余年的设计教育实践中所建构的现代设计理论与设计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1953年诞生的乌尔姆设计学院则从真正意义上构建了“系统设计”,成就了科学化思维与日用化设计的完美融合。

        此次展览是国际博物馆专业领域的多方资源共享与多元文化整合的一大盛事,亦为中德两国在人文领域的交流互鉴增添了新的范例。本展希望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为观众呈现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路径,为中国的设计理论、设计实践与设计教育提供参照,进一步将专业教育实践融入大学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充分发挥设计史研究的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据悉,展览将持续至4月16日。


        责任编辑:静愚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9(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