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访谈 >> 艺术新闻 >>
      分享到:

      中国美院良渚校区将启用 期成为设计教学的高能现场

        作者:谢盼盼 刘杨2021-09-03 08:09: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美院良渚校区将启用 期成为设计教学的高能现场

        继南山、象山、张江之后,中国美术学院(简称“中国美院”)第四大校区——良渚校区将在9月5日正式启用。良渚校区定位为中国美院的设计板块,校园布局新颖,实现“居学一体”概念,并期待该校区成为设计教学的高能现场。

        中国美院,创建于1928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

        今年秋季启用的良渚校区是中国美院继南山、象山、张江之后的第四大校区,2003年建成的南山校区成就了水墨美院的现代演绎,2007年投入使用的象山校区则孕生了艺术家园的望境塑造,良渚校区则定位为中国美院的设计板块,建成后将容纳全部设计学科,成为设计教学的高能现场。

        记者了解到,良渚校区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张永和设计。张永和曾任麻省理工大学建筑系主任,现任麻省理工实践教授及香港大学荣誉教授。

        谈及设计理念,张永和说,良渚校区的设计主题为“绵延多义、居学一体”,其含义为:一是未来设计教育必然具有跨界属性,教学体制及其校园空间都将在这一趋势中发生变革;二是建筑学对设计教育具有通用属性,无论是被实践的建筑、还是被体验的建筑都具有广义上的“不言之教”的作用。

        张永和认为,美术教育不仅关注到审美能力的提升,更讲究手脑并用,需要动手能力的体现。因而在校园布局上,添置了工坊的概念。

        在校园布局的组织上,采用水平向自由延展的“绵延工坊”,利用基地四面环水、东高西低的地形,将校园设计为“东密西疏”,通过绵延工坊和其间的叠石跌水相连,从而“疏密相间”,打通了“课内”与“课外”的边界。

        此外,在校区空间布局上,则大多采用“差序院群”,即通过绵延工坊的单位错落形成“大中小微”的院落层次。

        “学生在学校该怎么生活?”张永和认为,学生的时间表可以更加“自由”,并在良渚校区的设计里投入了他的构思。

        中国美院院长高世名也认为,良渚校区应以创建大数据、智媒体时代的“包豪斯/呼捷玛斯”为己任,以培养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学校根本宗旨,建立一所跨界的、无墙的、未来的校园。

        可以看到的是,在如今的良渚校区内,宿舍楼底层被设计为对应“学社制”的学社空间,用以共同兴趣为核心的学生自组织课余使用。

        如此一来,学社既是水平工坊在宿舍的“教学绵延”,又是垂直宿舍在底层的“生活沉淀”,从宿舍途径学社进入工坊,“下楼”即可“上课”,传统校园成为了“居学一体”的垂直分层关系,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一种有别于正式教学、面向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软教学”氛围,这也是张永和构思中,关于“绵延多义的工坊空间、居学一体的学院生活”的实现。

        中国美院党委书记金一斌表示,未来中国美院将以良渚校区为平台,依托学校设计学科优势与良渚区域资源优势,以“艺科融合”为助力,持续培育在未来改变设计行业、撬动设计产业的学术力量和高端文创人才。

        责任编辑:静愚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151(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