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访谈 >> 访谈库 >>
      分享到:

      劳动者之歌著名油画家徐唯辛独家艺术访谈

        作者:核实中..2010-01-07 11:41:24 来源:网络

        2007年5月15日上午,新华网书画频道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副院长、著名油画家徐唯辛教授做“劳动者之歌”艺术访谈,就其创作的当代劳动者形象及其个人艺术理念与网友交流。

        一、徐唯辛:举办“劳动者之歌”展览是我在艺术道路上的探索也是一个展示

        [主持人] 作为国内知名的中年油画家,我们非常熟悉徐老师的作品有:《馕房》、《酥油茶馆》、《圣地拉萨》;后来从题材的选择进入现实主义,代表作品有,入选九届全国美术展览获铜奖的《酸雨》、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获银奖的《工棚》等。今年“五一”开始,徐老师以《劳动者之歌》为题在上海美术馆做首次个人作品展。请您谈谈为什么办“劳动者之歌”这样的一个展览呢?
        [徐唯辛]应该这样说,这个展览是我和上海美术馆合作的作品。因为作为一个画家你画了很多作品,如果放在画室里头就等于没有完成。上海美术馆的馆长知道我在画民工和矿工的作品后,联系我进行合作。所以说,我觉得应该这是和上海美术馆共同的作品,作为在五一特别的日子,我觉得一方面就是体现了上海美术馆的观点,作为政府的美术机构的对美术、对大众审美观念的指引。第二个就是对我在艺术道路上的探索也是一个展示。



        二、创作《酸雨》开始以艺术家的眼光和角度关注社会

        [主持人]在上海美术馆的展览中,徐老师的作品非常震撼人心,您选择的题材以矿工为主,而在之前您创作的很多题材是大家较为熟悉的西藏题材,请您谈谈您为什么会转到矿工的题材呢?
        [徐唯辛]这个阶段是比较漫长的,要说时间的跨度就有10年、8年。我从西藏的题材转到矿工题材,《酸雨》是我对社会关注的开始,是我对生活关注的开始,是对环保问题关注的开始。
        [主持人]您的《酸雨》是什么时候开始创作的?
        [徐唯辛]1987年开始的。由创作《酸雨》慢慢转向民工题材的。然后从民工创作我又发现在一线挖煤的其实都是农民工,这很有意思。一般来讲矿工的概念是工人,但是后来我了解到,这些工人其实都是农民,实际上是农民工。



        我转向矿工的原因是矿难的报道不绝于耳,使我开始对这个题材开始深入关注。另外,从美术的规律上讲,矿工的视觉效果要好于民工,再一个就是矿工问题的社会关注度要高于民工,因为矿难的报道很多,所以我就转向了这个题材。我在新疆长大的,对自己的生活比较熟悉,但当时对社会的看法也比较肤浅。我第一个得奖的就是《馕房》,表现的是一群维吾尔族妇女优美柔和的画面。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社会认识的加深,我开始觉得西藏题材也好,新疆题材也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它不反映这个时代,没有提出什么问题,没有问题意识。就是你不提出问题,这和当下的生活没有关系,所以它就不能表达我的思考,所以我就放弃了以前画的很熟练的西藏题材。



        三、我觉得巨副的矿工和农民工肖像能够表达出我想表达的效果
        [主持人]这里谈到一个从网络或者从印刷品看绘画作品的问题,大众对艺术品的尺寸不是太关注,不能从印刷品和网络上看到作品震撼人心的效果,而您的作品是超乎想象的尺寸特别大,您在创作过程中是怎么考虑的呢?
        [徐唯辛]这是一个很大的、关键的问题。新华网提前做了几天预告,把图片登到了上面,这些图片没有标尺寸,如果标了尺寸可能大家也不太注意这个画幅有多大。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讨论美术作品的展示和印刷与网络传播之间的区别。无论多大的作品,通过印刷以后它的冲击力就没有了。我现在的这些肖像每一个脸就有两米那么大,比真人的脸大许多倍。我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考虑,用这样一个办法呢?我到煤矿体验生活、采风的时候画了速写、拍了照片,回来在整理照片的时候,我在电脑上看到他们脸的细节,很震撼。我当时就想,干脆我用大尺寸就画他们的脸,我觉得就能够表达出我想表达的效果。
        我后来也画很多大型肖像,比如工农兵、保姆和民工。在美术学院的教育中没有这样的概念,也没有这样的训练。我的指向非常清楚,比如工农兵3张,矿工10、20几张。当然也不是没有人画过,在美国有人画过大的肖像,作者叫克罗斯;《父亲》的作者也学习了克罗斯的形式。但是他们的画法和我有一定的区别,罗中立画了一张就不画了,而且他的画法是超级写实。克罗斯画得是邻居和朋友。在读图时代,观众看东西的眼睛、看东西的方法发生了变化。比如我最近在美术馆看到原作《父亲》,我当时以为是复制的,后来他们说是原作。30年代我看这幅画觉得非常大,那时是因为没有人画大的作品,把脸画大。现在你看我的画觉得震撼,但也能够接受,是因为我们看到巨大的图太多了。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展览、展示,要让你的作品和理念要有一个充分的表达,尺寸和规模是很重要的。所以在这种理念的指引,我就画了一系列大肖像。
        [主持人]我们在预告了徐老师准备作客新华网之后,广大网友很关注。有一位网友说,《吃饭的民工》这幅画动态很好,很生活化。其实有生活场景的作品很好,您为什么现在不画这样的画呢?
        [徐唯辛]像《吃饭的民工》这种画法,是最普通的一种学院具像的表现手法,现在大部分人都在用。我觉得虽然题材很好,但是展览的时候效果很普通。我为什么放弃这样的方法而画大型肖像呢?因为大和小实际上说到底也是一个形式问题。对于现实主义我的看法是(也有人说我是新现实主义),应该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新的拓展,否则现实主义就没有生命力了。我觉得要按照过去老的方式画画很难打动当代人,必须用具有新意的方法,所以说,我的理念和题材本身结合起来要求我在形式上做一个突破。



        四、维也纳评论家说我是《朴素的现实主义——另类前沿》

        [主持人]说起来现实主义,我们一般会从题材与技巧两个角度来谈。总是想到过去那样的经过修饰的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的异类创作,可是你作品里 的肖像看上去都不完美的,而且连工人是名字都很具体,你是怎么考虑的。
        [徐唯辛]有一个在维也纳生活了20多年的评论家叫李淑鸿去看我上海的展览,她说刚开始的时候是比较怀疑的,看完以后,几天之内她给我写了一篇文章,从维也纳发给我,题目叫《朴素的现实主义——另类前沿》。她在文章里说,我现在的作品对现实主义有一定的突破。她说老现实主义创作的规律是典型环境、典型人物,所有的人物都是拔高的,是经过选择的,比方说一看就是健康的是某个类型的人,而我这次作品中的人物,不但脸上有具体的伤疤,而且每个人的名字都很具体,比方周拴宝、李永贵等等。
        [徐唯辛]我爱看真实的纪实的东西,比如爱看纪录片。我的作品跟以前的现实主义有一定的区别。第二个你讲的伤疤的问题,伤疤最明显的就是工农兵,这个兵的脸上有个疤,也许是小时候掏鸟窝摔得伤疤。其实大部分兵不是这样的,我不想把解放军战士画成像天安门国旗班那样的形象,那不真实,我想画得很具体、很真实的,是有瑕疵的肖像,所以我就在他的脸上加了一个疤。



        五、油画创作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徐唯辛]内容和形式是始终都在讨论的问题。有一段时间我还写过一篇文章,说到在后农业社会的中国内容的意义大于形式的意义,在形式上进行真正的突破,像西方后工业时代那样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没有启蒙,人的个性没有得到释放;我们的文化没有真正进入现代化。
        比如我画一个黑的真实的肖像,旁边还有一个虚的肖像,这都是一个探索。我说形式的意义没有内容的意义大,但是现在发生了变化,我认为当下形式和内容都很重要。有一段时间我认为内容是最重要的,形式不重要,现在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形式仍然是很重要的一点,否则在美术上就没有意义。比如说民工题材,或者是矿工题材,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形式,作品是不成立的。
        [主持人]可不可以说矿工题材是您找到了适合表现您个人风格的题材?
        [徐唯辛]我以前画画也画的很大,肖像也画很大。现在起码我比过去得到了释放,很痛快。展览效果也比较好,这是明显的。是不是真的找到了路子,我觉得很难说,还得进行艰苦的探索。





        六、下一步的艺术创作打算是进行历史中国人物肖像的创作
        [徐唯辛]矿工和民工的创作我已经告一段落了,为什么现在又翻出来?就是因为上海美术馆主动邀请我办这个展览,使我把仓库里和藏家手里的作品重新找回来做了这么一个展览。实际上我下一步的工作已经开始了,我现在正在进行历史中国人物肖像的创作,规模很大,在今年下半年会用不同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和展示。
        我对肖像一直很感兴趣。现在连民工都穿双排扣的西装。其实你的职业特点、性格、气质都是反映在脸上的,这是不变的,所以我对肖像很感兴趣。近代中国史我也很感兴趣,近代中国史对中国人的命运影响很大。我一把年纪了,经历了很多,像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文革时期、改革开放等等,这些历史事件的关键还是在人物,所以我把这些事件又归结到人的身上。现在已经完成了一大半,重要人物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小人物、普通人物当时的形象。我用我选择的特别形式、特别人物再现那段历史,每个人就像那段历史的切片一样,用具体的形象和文本诠释那段历史。我画得很客观,也没有做评判,我认为会唤起人们对那段历史的思考。
        七、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心的问题
        [徐唯辛]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试着简单说两句。首先,艺术应该百花齐放,如果大家都像我画矿工、民工这么沉重的题材,美术也挺可怕的。有些画家画花、画人像、画美女,我认为也很好,他们有这种追求,社会也需要有这种东西陶冶人的心情。但是,我认为全部的画家画这些也有问题。画什么东西和艺术家的成长道路是有密切关系的。
        比如我的成长道路和我生活的境遇、历史背景也不一样,我走过的地方很多,我在新疆呆过,在西安上大学、在浙江读研究生,在北京、广州都工作过,走的地方、看的东西也多,我阅读的量很大,比较喜欢看书。我经历得事情也多,因为经历得事情多,自然想得事情也会多。所以这些加起来使我形成了一个理念。我认为艺术家有多种类型,但我的理想是作一个公共知识分子型的艺术家。我希望跳出我的美术专业圈子以外,去宏观地看问题。所以我的作品就会出现现在这样的情况。
        中国现在发展到这样的一个阶段,面临的问题是非常多的。无论是画家还是别的行业的人都应该关心这个社会发展的进程,因为它的进程、发展和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有关,你不能不思考。思考的结果是,你在你的专业上、你的工作岗位上要去尽你的能力影响这个进程。当然这个能力很小,但再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能力。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6(s)   9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3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