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访谈 >> 访谈库 >>
      分享到:

      林岫教授南疆归来访谈录

        作者:核实中..2010-01-05 15:39:27 来源:网络

        林岫教授南疆归来访谈录
        采访者:容 铁(《东方书画人物》主编)
        刘 强(《中国建筑报·家周刊》主编)

        刘:林老师,您好!看了《美术报》、《书法报》和《东方书画人物》关于您带领北京书协的书法家慰问南疆边防哨卡官兵的报道,非常感动。您能给大家谈谈吗?
        林岫(中国书协副主席及教育委员会主任、北京书协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号召书法家进基层到万家,北京书协已经去过郊区乡村、武警部队、少管所、工厂企业等,受到热烈欢迎,效果不错,但没有走出北京。我“五一”长假在宁夏给西部学员讲课期间,听一位学员讲起他在南疆当兵时的艰苦生活,例如在哨卡呆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反应迟钝,记忆断电,不想跟人说话,甚至食不甘味等现象。我当即作出决定:去南疆,到最艰苦的帕米尔高原上去。返京后一说,北京书协很多书家都踊跃报名想跟我一起去。于是,开始联系。因为新疆近几年国际反恐任务很重,怕给军区添麻烦,没想到,南疆军区朱司令员非常欢迎我们去。因为安全的原因,说好组团限八人。我六月还得去甘肃书法教育基地上课,时间最后定在下旬,这样两不误,我上完课后由兰州飞乌鲁木齐,转机再飞喀什,其他书家则由北京直飞新疆。
        刘:此行收获一定很多,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林:收获很多,跟我们一起去的《美术报》编辑蔡树农写的那篇《军魂在帕米尔高原升华》基本都说到了。蔡树农和容铁是司令员的老朋友,他们捷足先行,我们在乌鲁木齐军区招待所突然见面,大家都喜出望外。南疆之行,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是亲眼看到和感受到了海拔近四千米高原缺氧地区战士们的勇敢、顽强和执着。我有一首诗开头两句“祖国英雄树,家乡骨肉墙”,就是我对他们的崇敬和评价,他们卫护的不仅是疆土,也有民族尊严和国威。这些普通的战士很清楚他们的神圣职责:为了保卫祖国,他们可以用骨肉之躯战死疆场,但决不后退半步。五十多年来,南疆部队在剿匪平叛、开荒生产、自卫反击、平暴治乱、抗震救灾等任务中,都是好样的,缔造了钢铁长城的“喀喇昆仑精神”。
        容:您在南疆聊天,跟大家说进疆容易想起清代的左宗棠,为什么呢?
        林:是的。在喀什,我想起了左宗棠。当年外敌入侵,新疆沦陷,左宗棠挥戈西征,是带着“雄师亲驻玉门关,不斩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让士兵抬着他的棺材,“舆榇出关”,不收复伊犁誓死不归的斗志去的。最后收复伊犁时,左宗棠己经七十古稀,坐帐咯血,犹励精图治。可以说,有这些中华儿女敢于拼洒热血的赤胆忠心和万丈豪情,才有今天的万里边疆。国家和民族欲保尊严和主权,不能没有英雄。古今的戍边战士就是祖国的英雄树,家乡的骨肉墙……
        容:经常看见书法家书写的“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对联,好像就是左宗棠的联语;不知是不是到新疆后作的?
        林:是左宗棠的联语,但这是左宗棠23岁时撰写了挂在自己新婚洞房内的述志联,当年的豪情壮志可见。此情此志,他终生未变。所以,我在布伦口哨卡跟战士交谈时,忽然慨古感今,写了一首七绝,后两句是“报国惮劳何所惧,男儿到此尽英雄”。古今都有这样的英雄。
        刘:蔡树农说的“五星柳”是怎么回事,能再详细说说吗?…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7(s)   9 queries
        update:
        memory 4.08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