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访谈 >> 访谈库 >>
      分享到:

      王芃访谈:“言说生活的雕塑家”

        作者:核实中..2010-01-04 11:21:01 来源:网络

        胡晶;能简单谈谈您的艺术经历吗?
        从1987年到现在,您从事雕塑学习与创作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您前期与后期的雕塑有哪些不同,与过去相比,您现在对雕塑有了哪些新的理解?比如您前期也许会做一些静态的雕塑,而现在慢慢在进入一种动态雕塑的创作。是否能够为您的艺术分出几个明显的阶段?
        王芃:我的创作开始的阶段还是一种追求比较唯美的效果,比如我的哪些静态的雕塑。现在开始对雕塑材料的选择比较关注,对雕塑的戏剧性更感兴趣,而且自己的创作灵感、思路也还在慢慢的变化,总之完全跟随自己的心意发展吧,希望能更完整地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让自己也会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

        胡晶:您这种唯美雕塑的创作大约有多长时间?
        王芃:从开始到现在我的雕塑一直都有唯美的因素。只不过,之前的雕塑是一种传统的造型方式而已。

        胡晶:能详细谈谈您所谓的后期雕塑具有的“戏剧性”的含义以及从何时开始这样一个阶段的创作吗?
        王芃:带有“戏剧性”的创作应该从2005年就开始了。我所谓的“戏剧性”指的是在一个或者一组雕塑里面你能看到有故事的发生。例如《鸟人》这个系列,这里面的戏剧性感觉更强烈一些。这种“戏剧性”雕塑是与传统雕塑不同的。这种“戏剧性”的产生与利用光线的
        效果有关系。再有就是雕塑里面呈现的一种“神秘感”的情绪也是造成“戏剧性”的原因。

        胡晶:我感觉您的雕塑风格与当下国内比较“流行”的雕塑风格很不一样。例如学院派以及观念性的雕塑。您将很多废旧的材料结合成一件唯美的雕塑作品,而现在比较流行的雕塑从材料上看还是蛮光鲜的。
        王芃:我的雕塑风格是与大家有些不同。

        胡晶:我在您的作品中能够看到一种独特的“味道”,一种独特的“神秘感”是这样吗?
        王芃:是的,我对神秘感这种感觉很感兴趣。

        胡晶:您的雕塑更具有表现主义艺术的特征,艺术家通过雕塑语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绪。这种情绪的表达很具有“写意”性。
        王芃:应该可以这样理解。这种表达更多与我内心的情绪、思想有关系。

        胡晶:您周围的朋友经常用“特例独行”来形容您的为人以及您的艺术创作。在艺术创作上您不太跟着潮流走,也不太愿意参加艺术活动。但是,我认为您这样的行为,这种特例独行的方式恰恰保持了您自己的个性,是这样吗?
        王芃:

        胡晶:您的《鸟人》作品很有新意,它的创作灵感来自哪里呢?
        王芃:这个作品没有什么固定的灵感来源。我想在《鸟人》系列中表达一种类似乌托邦似的、幽默的、调侃的一种情绪。同时在这个作品中我自己也感觉到了一种具有神秘主义性质的东西。

        胡晶:您对“神秘主义”的事物具有天生的兴趣吗?
        王芃:应该是的。我认为这个世界就是神秘的。从小的时候我就很喜欢神秘的东西。

        胡晶:经常有人说您的作品不想是一个中国人做的,更想是法国人、南美人创作的,是这样吗?
        王芃:

        胡晶:您在接受艺术教育的历程中,是否有对您之后的艺术创作道路影响很深的老师?
        王芃:对于中国的艺术家,在我早期的时候是比较喜欢田世信老师的,他让我意识到“原来雕塑还可以这样创作”。他对雕塑的激情曾经感染过我。

        胡晶:这种激情是田世信对雕塑的激情还是对生活的激情。
        王芃:当然是对生活的激情。一个艺术家总会充满激情,无论他生活在何样的环境。他们都是对生活充满活力的。

        胡晶:那么,您现在创作的雕塑形象是否受到您国外经历的影响?
        王芃:从造型创作上确实没有一定的来源,如果影响也是深层次的影响吧,而绝对不是表面的。因为,无论我走多远,自己都牵挂着心里的那个“小人儿”,或者说我内心的“小房子”。在国外的生活经历确实给了我更多的思考空间。

        胡晶:您在国外的生活对您之前的艺术创作理念是否有改变?
        王芃:我觉得在国外的生活对我艺术创作理念的发展没有什么变化。经历了一些东西。我认为应该用“经历”这个词,“经历”与“看”没有太多关系。“看”是外在的,“经历”是从内心发展的。

        胡晶:我发现您在创作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特点,在您后期的作品中能够看到您早期作品的影子,而且后期的作品要比早期的同样题材更加精细化。
        王芃:是的。我在将自己早期的理念更加完善化。我会将我早期的作品反复的变化与修缮。

        胡晶: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家,能谈谈您的作品与女性的关系吗?
        王芃:有些女性艺术家,会在作品中呈现女性的状态。但是,我在我的作品中试图表现一种本质性的东西。一种对现象世界的反馈,如我的《鸟人》(也叫《自负的演讲者》)。

        胡晶:作为一位艺术家,能谈谈您对“好”的作品的理解吗?
        王芃:一件“好”的作品是能够代替收藏与喜爱它的人说话的。好的作品是“直指人心”的,好的作品是“抓”你的心的,“抓”你的灵魂。


        胡晶:作为艺术家,您如何看待其他艺术家对您的影响?
        王芃:艺术家在观看其他艺术家作品的时候会产生两种结果。当他接受了这位艺术家的观点甚至开始模仿时,这样的艺术家是被别人“吃掉”的艺术家,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艺术家同意另一个艺术家的观念,那也就意味着那个同意别人观念的艺术家已经在精神上被“吃掉”了。当更多人在追求一种风格模式的时候,说明这些人在观念上已经被这个风格的最初创造者吞噬了。被“吃掉”的人是没有思想的人。所以,我们不能承认某个艺术家,而要批判的接受,只有这样才会有你自己。当不同的艺术观念并行,这是艺术发展的正常状态,说明这是两种精神在并行,精神本身就是丰富的。而大部分艺术是popular的,是“跟随”,这就是大众审美。

        胡晶:您如何理解“艺术为人民服务”?
        王芃:艺术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特别像当代艺术,当代艺术更应该被推向更广大的大众环境中。艺术不是象牙塔,不是一个神秘的伊甸园,它是替人民说话的。人们为什么会对一种事物有种共鸣,那这个事物一定是说出你心理的话的。就像音乐一样,音乐是抽象的,你不能具体的说明一段没有歌词的音乐想表达什么,也许表现的是你爱的一个过程,也许是你的一段远远飘零的感觉,也许是一种失落。记得,我在广东美术馆办展览的时候,我的比利时的朋友看了我的作品之后说“芃,你的作品是我的东西”,他的意思是他收藏的我的作品是他自己的东西,是可以替他说话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家是“明星”,大众会追着艺术家走,艺术家走到哪里,大众就会追到哪里。这些大众已经是睁开眼睛的人,而还是有些人是没有感觉的。

        胡晶:作为一个艺术家,您也经常出国体验生活,能谈谈国外的经历对您理解艺术这个概念有什么变化吗?
        王芃:在国外的经历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们让我更懂得了“生活”,什么是生活?在世上的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生活,而我更看中的是有更多“折线”的生活,如果用线来表现每个人的生活的话,也许有的人一生就是一根笔直的线,有的人是波浪线,还有些人的生活是波折频率很多很宽泛的线条,我认为一生是直线的生活应该比较“boring”,生活很“boring”的艺术家也会创造好的艺术,但是,有更多折线的生活会让艺术更有鲜活的生命。

        胡晶:折线的生活必定很丰富,但是,这样的生活会不会很累呢?
        王芃:不是“累”而是“感受”。为什么说“生活是艺术”,“艺术是生活”,就是这样的,我们需要时常地体会生活,增加生命的经历,艺术是“real life”,真实的生活,生活是不可以掺假的。尽管我现在生活在国内,但是,我的坐标点不一定在这里。因为,当我回国后发现,中国人的生活确实很“boring”,包括恋爱,不会有什么太丰富的事情。这是与中国的教育有很大关系。中国的教育是功利主义教育。你必须要拿到什么分数之类,然后你会得到什么名利之类。整个社会,从父母到周围的环境也是这样教育的,只有符合什么样的量化标准,你才是一个优秀的人。我们可以看一下,在中国的大城市还有多少孩子能有更多的课余时间能自己支配的。有人将外国与中国的教育做对比,说中国的教育也许赢得几年,但是会悔人一辈子。

        胡晶:您是说中国人的状态不“鲜活”吗?
        王芃:是的,中国人的状态是不“鲜活”,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中国20岁的人会有老年人的状态。在国外,他们叫做“老年人的青年状态”。很多老人还在追求很多东西,或者是爱情、或者是旅游以及他们年轻时期的梦想。但是这些人都已经七八十岁了。但是,在中国是“青年的老年人状态”。

        胡晶:您说的太好了,很多人也有与您相似的感受。这也是一时很难改变的现实。如果生活太“boring”,我们更希望对生活敏感的艺术家能够创作更多“鲜活”的作品,帮助“直线性”的人丰富生活。感谢您,也期待您有更多优秀的作品以及展览面世。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6(s)   9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