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访谈 >> 访谈库 >>
      分享到:

      专访雕塑艺术家隋建国:看不懂世博会中国馆,更喜欢“鸟巢”(1)

        作者:核实中..2010-01-04 10:42:41 来源:网络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中央美院的隋建国教授接受我们的独家专访,参与我们腾讯——中国2009艺术人物年鉴的一个系列访谈节目。上周我们访谈了陈文令先生。他也是做雕塑的,他非常崇拜您。他的作品造型是偏世俗类的,比如猪小妞,是视觉感染力非常强的作品。刚才我看到了您把时间和空间以及简单的几何元素组合在一起的作品,做这样的作品您是如何考虑的?

        隋建国:做雕塑也是快30年了,我也是一步一步地摸索过来的。一开始也是做写实雕塑,后来又觉得写实雕塑是不是太一般,应该找一点新东西。然后就开始做抽象雕塑,或者是用一些新的材料直接做成雕塑。再后来,我又觉得写实雕塑如果你要不会做的话,也不行。所以,我又开始认真对待这个写实雕塑。我说会做不会做,是另外一个意义。当然,你说做雕塑,没有人不会。没学做雕塑的,一般也能捏个猫狗。你如果受到专业的训练,做一个人的雕塑必然也会做得比较好。关键这个是通用的方法,是中央美术院教给你的方法,不是你自己的方法。我觉得你要找到自己的方法还是很难得。所以说,我曾经面对这些问题。到2005年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大概搞明白了。然后才开始做现在的雕塑。

        主持人:这个是叫雕塑好,还是叫装置?

        隋建国:我倾向于把它叫做雕塑,因为装置可以归为雕塑这一类。雕塑和绘画相比,一个是平面的,雕塑是三维的,有高低宽窄还有深浅,这个是人视觉的两个基本习惯。大家都知道面对镜子没有人伸手往里面摸的。一个实际的物体,它就在这儿,它有质感,这就是雕塑的基本元素。我现在做的因为它是三维的,所以它就应该叫做雕塑。

        主持人:写实的雕塑作品和抽象的雕塑作品有没有所谓的高低之分?在您人生发展的各阶段是不是有喜欢做某一类作品的情况?

        隋建国:人有不同的类型。有的人是,刚才咱们说了平面,三维的,人的知觉习惯,有人擅长于三维,有人擅长于平面。就是在三维里面人也有不同,有的人做什么像什么,做一个狗特别像,做一个人维妙维肖。有的人不行,但是你要让他运用不同的材质,比如你把布和金属这两种不同的东西在一起做一个东西吗?他就可以。我个人是另外一个例子,我是属于无论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慢慢地摸索。我50年代出生,小学在文革中度过的,一直24岁考上大学,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摸索。所以,我形成了这个习惯,慢慢地摸索出来了。

        也有人足够悟性,琢磨了很久,一下子就抓之了一个东西。我是需要摸索的。我觉得做艺术,其实最大的好处,就是认识自己。我觉得艺术除了创造出艺术作品来,提供给社会,让观众看,也许得到一些审美享受。但是,对于艺术家自己来说有一种治疗作用,你在生活当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心理的伤害,通过做艺术可以平衡。另外,通过做艺术,他的思考,他的创造性的思维,会让你的性格发育得特别好,人性的部分。

        主持人:您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就是艺术对人的心灵能够起到修复治疗作用。请隋老师对这个事情举些具体例子。

        隋建国:在现代艺术,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时候,曾经有一个法国人,要不然就是法国人到了美国,他叫(杜布非)他完全是从神经病当中寻找灵感,他自己搜集了大量的精神病人的绘画,或者儿童的绘画,他就认为这是最纯真的思考,他就从中吸取营养,发展成自己的艺术形式。这个就给医疗界心理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通过话治疗心理障碍,在精神病院里面也慢慢地被普及开来。最近我还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说现在北京大学正在跟英国德国的一些专家研究艺术对心理的发育能产生什么作用,说你能不能介入研究,我说我当然很有兴趣。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个事情。

        来源:腾讯网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0(s)   9 queries
        update:
        memory 4.08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