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访谈 >> 访谈库 >>
      分享到:

      刘晓专访:魂系俄罗斯

        作者:核实中..2009-12-31 16:12:00 来源:网络

        时间:2009年8月
        地点:咖啡厅
        采访/文字:乌蓝
        俄罗斯之歌——一个中国画家眼中的俄罗斯
        刘晓教授是一位勤奋而有才华的艺术家,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三年前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列宾美术学院,师从俄罗斯著名画家、教育家梅尔尼科夫院士。刘晓所创作的中国风景写生作品,曾应邀在列宾美院隆重展出,深受导师、教授、画家们和圣彼得堡民众的喜爱。

        在列宾美术学院,刘晓的主研方向是“现实主义风景画创作”,他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十九次外出写生、采风,行程两万多公里,走遍了俄罗斯西部十五个州100多个城市和乡村。伏尔加河流域、波罗的海沿岸,北极圈内的无人岛,普斯科夫、雅罗斯拉夫尔、苏兹达尔等古罗斯公国,都留下了他艺术探索和感情追寻的足迹。盛夏金秋,特别是严酷的寒冬,他独自穿行在广袤的东欧平原上,绘制了近百幅写生,拍摄了近万张照片和大量录像资料,其中包括俄罗斯各大博物馆的优秀藏品,以及各地的山川美景、风土人情等丰富的人文风景素材,被誉为“行走俄罗斯的第一人”。

        这里介绍的刘晓的油画风景作品,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俄罗斯辽阔壮丽的风光:苍凉的北方、古老的教堂、静寂的村落、夏日的晴空、凝重的寒冬、雪后的夕阳……从作品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柴可夫斯基悲怆的旋律,萨弗拉索夫和列维坦的深情以及普希金和涅克拉索夫美丽而忧郁的诗意,也能感受到普拉斯托夫、梅尔尼科夫、法明等当代俄罗斯绘画大师的情怀。同时展出的,还有他在俄罗斯各地旅行采风拍摄的近万张照片中精选出的摄影作品,这些照片真实记录了美丽的俄罗斯,也记录了他植根生活、不畏艰辛进行艺术创作的足迹。
        这些绘画和摄影作品,不仅继承了俄罗斯绘画学派所坚持的现实主义深入生活的优秀传统,传递了俄罗斯文化博大精深的美学思想,倾注了艺术家本人对俄罗斯辽阔大地深深的眷恋和对俄罗斯深厚文化艺术真挚的热爱,也向我们开启了一个中国画家以另一种视角去观察了解俄罗斯的窗口,作品传达出优美、抒情、崇高、壮丽的思想内涵,让我们感受到刘晓——一位来自中国的大学教授和画家对这块诞生伟大艺术、伟大民族的俄罗斯大地深深的敬意。

        刘晓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实践,给我们以深刻的思考: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画家,只有走进生活,关注社会,热爱自然,才能创作出真正激动人心、无愧于时代、带有崇高精神的艺术作品。

        2006年喜逢“俄罗斯中国年”,启动仪式将在哈尔滨举行。这是中俄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俄罗斯同哈尔滨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宣传中俄友好邻邦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增进两个大国之间睦邻友好、和平友谊,带动黑龙江及哈尔滨对俄旅游文化和商贸的进一步发展,是中俄两国领导人和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文化艺术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使命。

        祝愿刘晓——这位优秀的画家,在自己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为传承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为弘扬真善美的艺术精神,为继续培养出现实主义的新生代,为继续开创自己辉煌的艺术前程而努力工作。

        ——李天祥

        在中央美术学院研修班学习时,有幸遇到了孙韬,他那时刚从俄罗斯留学回来,很无私的在班上给我们看他带回来的俄罗斯列宾美院的录像带和图书。俄罗斯是我从小就魂牵梦绕的地方,在那一刻,对俄罗斯的热情又重新被激发和点燃起来了,当时我就下决心一定要去俄罗斯圆这个梦。孙韬见我这么大决心,说俄国现在很困难,治安也不太好,我说文革都经历了,没什么怕的!他看我主意已定,就说帮我联系一下。通过他,我认识了来中国访问的列宾美院院长叶烈梅耶夫和油画系主任彼西科夫,当他们看到我作品之后,他们很惊讶,叶列米耶夫就说了一句话:“完全像一个俄罗斯画家画的画,没问题,我们马上就接受你,刚好我们有名额。”回去就给我发了一个邀请,作为高访学者在列宾美院学习。记得走的那天我发烧到了39度,俄航的经理劝我可以推迟一个星期走(当时的飞机一星期只有一班)我说不行,推迟了我就赶不上开学了。他给我安排了一个空姐照顾我,并给我找了一个暖和的位置。昏沉睡去直到新西伯利亚,醒来从机舱窗户望下去,白雪覆盖的机场上停满了苏-27战机,这是我对俄罗斯的第一个印象。下飞机之后烧退了些,在机场等了五六个小时转他们国内的航班直飞圣彼得堡。到达后第二天我就去美术学院看了一下,啊,雄浑的巴洛克建筑,终于见到了自己梦中向往的地方。俄罗斯留学生活从那一天就开始了!

        ——(画家自述)


        记者:当时在俄罗斯的生活还习惯吗,与国内有什么区别?
        刘晓:文革时家里出身不好,父母受冲击,我和哥哥就跑到图书馆找了很多小说来看,其中很多是苏联和俄罗斯时期的名著,从中了解了俄罗斯,爱上了俄罗斯,甚至彼得堡的许多街道、古迹、博物馆都能叫上名字,所以适应得非常快,也就十天吧,我已经完全接受了俄罗斯的饮食、礼仪、气候。冥冥之中感觉上辈子在这里生活过一样,太熟悉了。第一次上街我就走了很远,去了涅瓦大街、冬宫,到了哪里都很兴奋,当时我的俄语不好,许多中国同学都担心我迷路找不到家。我有个特点,就是特别记路,会看地图,可能和画画的人形象思维有关,也和我在国内喜欢旅行有关系吧!后来就经常去参观博物馆,星期天基本上都是在博物馆度过的。

        记者:听说您是第一个在列宾美术学院办个人画展的中国人,还是受梅尔尼科夫亲自邀请的?
        刘晓:其实在列宾美院办展览的人很多,但据老院长叶列米耶夫讲,我是第一个被邀请带来我在中国所画作品办展的人。我的导师梅尔尼科夫先生对中国非常友好,他在看过我的作品集以后,让在场的系主任彼西科夫问我,可以邀请我在列宾美院办个个人展览,说因为我的这些画他非常喜欢,让他想起了久别的中国。我当即就表示同意。随后梅尔尼科夫就选了我的五十幅在中国各地写生的作品。2001年的春天在列宾美院的一楼展厅举办了“刘晓中国风景画展”。当时展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梅尔尼科夫先生带着三位院士出席我的画展开幕式,那天下午许多老师也都停课出席了我的画展,梅尔尼科夫从来没有那么长时间出席活动了,当时他已经八十多岁了,那天他非常高兴,还发表了近二十分钟的讲话,他说:“刘晓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现实主义画家,他有着坚实的造型基本功和色彩表现力,从他的画中可以看出,他深深地热爱着他的祖国。这种爱的情怀对于画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他的画中体现出了东方艺术的魅力,看他的画就会使我想起我的两次中国之行。我们应该向刘晓学习,应该尊重以中国艺术为代表的东方文明”。那天的彼得堡的电视台和报纸上第一版都发了消息和报道,那天中国总领馆除了一位值班的外交官,全部都到场祝贺。展期十二天,参观的观众也很多。许多人留下了热情洋溢的留言。最令我吃惊的是,有位俄罗斯人四次来看我的展览,前两次自己来,第三次带女儿来,第四次带全家来,临走时跟我合影并写下留言“今天是眼睛和心灵的节日——米哈依洛夫一家。”留言本中的一百多条留言,让我感动至今,那不是一般的留言,那是对我十五年走了中国二十六个省克服艰难险阻辛勤创作的鉴定!后来人民日报刊出的文章写道:圣彼得堡素有艺术之都的称号,能得到圣彼得堡人的赞扬,尤其是能得到响誉世界的列宾美院挑剔的专家的肯定并非容易。

        记者:有人称您是“行走俄罗斯的中国第一人”这是什么样的缘由呀?
        刘晓:哈哈,也不能这么说。只是因为我的课题研究是“现实主义风景画创作”,所以曾二十多次离开圣彼得堡去外面写生采风。大概累计用了一年的时间,行程近三万公里。走遍了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十几个州一百多个城镇乡村。我自己背着行囊(那种俄罗斯军用的大背包)里面装着生活必备品,还有画画的工具、相机,电饭锅,榨菜等等,我的一位老师说我是“喜好出行甚于作画”我自己喜欢的一句话是“行者无疆”不仅仅指行程上,更指的是精神上。游走在自然中,真的可以净化灵魂,升华人格,还可以让人忘却世间烦恼,激发创作热情,尤其对于我是个风景画家来说,更为重要。春夏秋冬,我独自荡漾在伏尔加河上,当看到列维坦、阿尔希波夫,法明笔下美仑美奂的风景,心中无比的愉悦,充满创作的冲动。

        我大约画了近百幅的写生,拍了近万张照片,把自己从小就向往热爱的俄罗斯大地的美景都收录下来。当然,也遇到了许多不愉快和麻烦甚至是危险的事情。也有过非常感人,让人终生难以忘怀的故事。其实这就是真实的俄罗斯。

        记者:梅尔尼科夫先生是您从青少年时就崇拜的画家,当您零距离接触他时,什么事最令你难忘?
        刘晓:他画的《波罗的海水兵的誓言》、《在和平的田野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大作,我还临过他的《觉醒》,这种情结在我的心中就觉得他像一位尊敬的父亲一样,他是一个挺威严的人。他去上课经过走廊,所有的学生都会靠边站向他脱帽致意。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在教室看到我后,他一下子严肃了起来,说:“你是一个风景画家,你不应该在这里,你应该到大自然中去画画,这是你的工作,你应该离开彼得堡,走出去!回来后再让我看你的作品”就简单的几句话一下让我明白了许多。俄罗斯画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深入生活,对景写生。那次印象太深刻了,因此我知道自己岗位应该在草原上、在森林里、在湖泊旁边、在农村里边,所以我许多次的外出跟梅先生的教诲有很大的关系。

        再一次就是我将要回国的时候,我去和他告别,他让秘书拿出了一本他自己的画册,然后叫我坐在他身边,他在扉页上写了很多寄语送给我,然后又一脸严肃(我特别怕那种严肃)的对我说:“我听你回去要做什么领导?”我说大概是,接着就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都愿意做领导呢?你看我画了几十年的画,我还是觉得做画家最好”,然后拉着我的手说:“你知道做院长搞行政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每天批文件、打电话会占你很多时间,你是一个非常有天分的画家,你“战斗”的岗位应该是你的画室和大自然!”他握着我的手不停的摇,指着我就这么讲。当时我特别感动。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我放弃了许多人认为很实际的利益,而专心作画的缘故。确实是梅先生的话一直在激励着我,直到今天。

        记者:您下一步的艺术方向会秉承梅先生对您的教诲吗?
        刘晓:我现在艺术上的方向非常坚定、非常明确。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彷徨的东西,我所有的珍视的良知价值观和告诉我只能这样做,因为我知道所有的这些大师、所有的这些前辈全都是我的楷模,到现在我还是在为自己的理想,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工作。我就是这么两句话:一、坚持自己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二、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真、善、美”的的传播者,这就够了。

        记者:在那边的生活中,有让您特别难忘的事或人吗?
        刘晓: 那是圣彼得堡一个飘雪的冬日,已是傍晚时分了,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这时远处飘来的音乐声使我好奇的停下来。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白胡子老人在拉手风琴乞讨,和他简单对话中,得知他是一位退休的音乐教师,于是我走掏出了十个卢布放在他脚边的铁盒子里。他一看我是亚洲人,还拿出了比当地市民多好几倍的钱给他,便立刻叫住我问道:“你是哪个国家人啊?”我说:“我是中国人”,他又问“是毛泽东的中国?还是蒋介石的中国?”这个问题让我突然一时语塞,但我马上又反映过来,原来他是在问我来自大陆还是台湾,于是,我答到:“是毛泽东的中国”。听完,他一把摘下琴,激动的和我拥抱并且热情洋溢一字一顿的说道:“毛泽东和斯大林!我们过去是朋友,现在是朋友,以后永远是朋友!”。他微笑,之后便陷入到沉思和回忆之中去了……那一刻让我记忆犹新。

        记者:刘老师您应该特别喜欢旅行吧?
        刘晓:是啊,我非常喜欢旅行。我小的时候就喜欢去火车站,喜欢看着铁轨慢慢延伸,把我的思绪带到很远的地方,让我幻想外面的世界。我骨子其实是个很浪漫的人,爱幻想的人,所以我热爱旅行,有的时候会做课题或带学生们外出去写生,但更多的时候是我独自去旅行,拿着画具和相机,一走就是好几个月,我会尽情享受融入大自然,暂时忘记忙碌的、现实生活的状态。

        记者:在俄罗斯您觉得最美得景色是哪里?
        刘晓:在俄罗斯我最喜欢的景色,就是接近北极圈被喻为俄罗斯圣岛的萨拉弗基岛,那里地上长满了鲜红的地衣,大修道院和那壮丽的晚霞,都给我留下了最美丽的记忆,所以我现在有非常矛盾的心理,既想再去一次,可又不想再去,希望这种美好回忆永远留在心里,变成一个能时刻去铭想的私人空间……

        记者:对您的采访是我听到的最真实的,我都特别感动。您对艺术的真诚及对名利的淡泊,包括做人的品格都是和绘画统一的,但现在好多人都标榜一套东西,可做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刘晓:对,你说的非常对,一位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任的画家不需要标榜自己是一个什么什么主义的画家,只要有真诚和热爱就够了!现在的社会很浮躁,有的人在追求名利的路上走的太远了,而失去了艺术家最本质的东西——自身的愉悦并带给他人愉快,而这就需要艺术家有冷静的自醒和超越这个时代的判断。希波拉底说:生命短暂,而艺术永存。我想只要努力地在画画、负责任地教学生、有思想地去创作,争取在有生之年多留一些真善美的东西给后代,就足矣!像李天祥,赵友萍先生这样优秀的艺术家,拿出几十万去资助优秀的大学生,就是人格和绘画统一的典范,这才是真正的德艺双馨。这些老艺术家将永远是我的榜样。

        刘晓——艺术学硕士、教授现任教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绘画系

        1982年毕业于中国河北师大美术系

        1997年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研修班

        1999年至2002年留学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师从梅尔尼科夫教授、彼麦诺夫教授

        主要艺术活动:

        1985年,作品《冬至》获河北省青年美展二等奖

        1991年,作品《白鸟》获河北省美展特别奖

        1993年,作品《青青瓦》获海峡两岸美术大展三等奖

        1996年,作品《红礁崖》等五幅参加香港“五人同行”联展

        1999年,作品《太行五月》参加德国斯图嘉特大学中国艺术家邀请展

        1999年,作品《凤凰红崖》《舟山渔汛》获河北省艺术博览会金奖,并选送澳大利亚悉尼巡展

        2001年,应俄罗斯艺术科学院学术委员会邀请,在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举办“刘晓风景画展”,展出刘晓十五年来在中国26个省所创作的风景写生作品五十幅。俄罗斯艺术科学院、列宾美术学院、俄罗斯美协、中国外交部、教育部、俄塔斯通讯社、圣彼得堡电视台、中国人民日报均给予高度评价和广泛报道

        2002回国,任教于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油画系二画室,协助李天祥,赵友萍先生工作。期间应邀在人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院,天津美院,北京服装学院,首都师大,河北艺术学院,深圳大学艺术建筑学院举办学术讲座,介绍俄罗斯绘画学派作品以及列宾美院教学。

        2002年以来,作品相继在《美术》《读者》《北京晚报》等二十多家媒体上发表

        2006年,河北电视台拍摄制作专题片《情系俄罗斯》,详细介绍刘晓在俄罗斯学习,生活的经历

        2006年3月参与‘俄罗斯年’文化活动,应邀在哈尔滨举办《刘晓俄罗斯油画风景展》

        2006年10月,应俄罗斯驻华大使馆邀请,举办《刘晓油画摄影展》

        2006年11月,在北京《从列宾美院走来》六人联展中展出刘晓油画作品二十幅

        2007年1月,在北京“俄罗斯艺术画廊”举办《俄罗斯之歌——一个中国画家眼中的俄罗斯,刘晓油画、摄影作品展》展出刘晓在俄罗斯留学期间所创作的二十幅油画风景作品和八十幅摄影作品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级美术展览,参加华辰,中保,博众油画拍卖。并为中国、美国、新加坡、日本、德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友人收藏。

        记者:乌蓝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4(s)   9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7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