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访谈 >> 访谈库 >>
      分享到:

      景观文化:人与其他生命的互动——庞伟(作者:马晶)

        作者:核实中..2009-12-30 16:50:44 来源:网络

          记者(以下简称“记”):曾听您说过,您在精神上归属于80年代。您经历了文革,经历了改革开放,可以说是我们国家发展的一个见证者。而您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景观设计专业,对于这个专业的发展来说,您也是一个参与者。那么,想请您从一个从业者的视角来分析一下我国景观设计发展的现状。

          庞伟(以下简称“庞”):现状应该说很不好。这个学科的根本点是解决人跟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和谐相处的问题,这其中有很大的责任问题,而绝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作一些装饰、美化之类装点门面的工作。所以说,现在的基本面还没有被理清楚呢。比如说水利,目前只抓住了事情的一个方面,就是从城市的人民生命安全的角度去考虑,要防洪、防涝。但是,其他方面的问题呢?比如河流的生态,河流与土地的呼吸,河流与尘世文化的关系,都没有被综合地考虑进去。再退一步讲,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考虑?目前还没有人。由于部门被条块分割了,景观设计包括原来所谓的环境艺术、园林,被告之,只是解决美化问题和装饰问题。

          这就是问题所在,这种把我们人类的生活用条块分割的方法,最终就造成了很多空白的地方没有人去管、去关注。可以看到,我们目前在很多大的环节还是有许多问题要纠正、要澄清。

          我们这次北大景观设计大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并在讨论中把它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因为我们现在的从业环境比较商业,很多工作都是局部的,比如说一个具体的公园、一个住宅区怎样去做,好像又是在美化、在包装,有些人甚至把一些室内装修的东西拿到室外来做,这种东西从某个角度来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种情况在业界相当泛滥,就说明,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景观设计的对象是由生命组成的,我们人类处在其中,更多的是与其他生命的互动,并不是简单的眼睛的愉悦,或是简单的身份的象征。

          从人类几千年的生存史、文明史,我们可以看出,人与环境一直是互动的。我国唐宋诗词对环境的吟咏,本是非常深刻的东西,可今天被人们简单化、浅薄化了,一些意象被用来象征身份、象征财富,而其中情感的对话、生命的存在统统被忽视了!我曾经讲过,我很推崇鲁迅先生笔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所描述的童年,你看他与那座园子的关系是多么的和谐,其中描写他是怎么与植物互动的,这是很重要的,什么叫做人性,你看了这篇文章就都清楚了。鲁迅是拿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对比,那今天我们拿我们的百草园与我们的高档住宅小区对比的话,那就完全是另一种感觉了。那纯粹是一个假园子了,是被塑料化的园子,是一个被扼杀了生命的园子。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儿童是很可怕的,景观设计师如果总是为城市呈献这种景观的话,我们的城市就会成为塑料化的城市,那也是很可怕的。

          记:看来,我国的景观设计行业发展到今天遇到了瓶颈,处在急需改变和突破的阶段。那么,我们需要进行怎样的改革?

          庞:俞孔坚教授总是提到“新青年”,事实上,我们国家在进入近代以后,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启蒙和思想变迁的过程,比如新文化运动。

          在景观设计的专业领域里,我们有个现成的国宝,那就是我们的园林艺术。很多人认为,现代化的技术加上现成的东方传统园林就已经很完美,不再需要其他内容,殊不知这是思想上一个很大的误区!园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奇花异木,怪石嶙岣,这其实是有问题的。现在有人在搞“大树进城”,很多农村的风水树、村头大树都被砍了,这对农村的文化是一种破坏!再来说怪石,历史上北宋的生辰纲就弄得民不聊生,更别说现在哪有那么多太湖石呢!况且,这种审美跟当代人的审美吻合吗?从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说,我们无法苛求古人再做些什么了。对于文化遗产,我们要尊重、继承和保护,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今天这种现象是一种合适的文化创造吗?传统园林所追求的步移景易的效果,跟现代社会所要求的高效率、高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都是冲突的。

          同时,这又涉及到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虽然我们在一个商业化委托的从业环境中生存,可我们要意识到景观设计行业不是为社会少数的富人服务的,当然,如果这些人的财富来源正当,一些景观设计师、建筑师为他们造宅子、建园子,也无可厚非。

          但是,景观设计是要为整个的社会服务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业不是为特定人群服务的,不是有钱阶层的附庸,而是为整个社会、全体人民工作的,我们应该也必须确立这样的概念和原则!我们要为了社会整体的利益去整治环境、去工作,并且要有一个把整个行业的责任和思考融入其中,这就是我们基本的态度!

          记:我觉得景观设计体现在您的身上,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商业行为了,更是一种怀有浓浓的民族情结的文化行为。您还曾经出过一本诗集,叫做《磁石制鱼》,这让我相信您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景观设计师,更是一位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家。那么,是什么培养了您的这种气质和品质?是您所接受的教育,还是别的什么?

          庞:首先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化的。是什么东西培养了李白、杜甫,造就了他们精彩绝伦、流传千古的诗句(当然,我是不能和他们相提并论的)?说到底,他们是被景观培养出来的,同时,我们又在自己生命的基础上去创造景观,我觉得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李白、杜甫不就是被我们的山川培养出来的吗?不正是河流、山川、明月给了他们艺术的灵感吗?反过来,他们又在自己生命体验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李白式的“窗前明月光”,杜甫式的“月是故乡明”。每一代人都是被景观培养出来,同时又创造生成了新的文化景观,这就是最良性的人与文化、与景观的互动。如果一个景观设计师不能进入这样的一个良性的轮回,他注定要坠入一个坏的轮回里,这就是我的看法。

          记:除了您的父母,您认为对您的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庞:我的一切思想都受惠于前人,包括李白、苏东坡,我受惠于那些优秀的人,包括创造了真正活着的文化的每一个普通人,他们都影响着我。公园里亲呢的恋人,街上奔跑追逐的孩子,每一个普通人,他们是最有生气,是我心中认为的最好的东西,是我的偶像。

          歌德说过:“生命之树常青”,就是这个意思!

          简介:庞伟,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广州土人景观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设计师,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客座教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9(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