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访谈 >> 访谈库 >>
      分享到:

      没有永远的收藏家——张宗宪先生访谈

        作者:核实中..2009-12-11 16:14:52 来源:网络

        张宗宪,1928年生,江苏苏州人。1949年移居香港。云海阁主人。是香港、台湾地区和内地乃至世界文物收藏界和拍卖界的知名人物,为近40年来有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及古董商。现为苏州市政协常委,身兼多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顾问。

        采访者:您最初是怎样接触到艺术品收藏的?从资料看你祖父张揖如是近世竹刻巨擘,父亲张仲英在上海五马路开设“聚珍斋”古玩珠宝行,从事古董生意。能否介绍下您的家学渊源?

        张:我的祖父张揖如是近世的竹刻专家,他擅长扇骨微刻,缩写金石,每以阳文刻至数百字,字小如胡麻,可谓是鬼斧神工。等我懂事时,他已过世,只留下了几件遗物。我父亲张仲英14岁到上海学徒,老师是开古董店的。18岁时,老师过世没有接班人,父亲就把店铺买了下来,在五马路开设了“聚珍斋”古玩珠宝行。父母都是苏州人,到了我们这辈都生活在上海。兄妹4个,我排行第三。小时候家人各自分开住,对父亲的生意并没有什么概念,直到战乱,一家人才聚到上海的租界住在一起。我没有帮父亲做过事,16岁就自己做生意开百货公司了。解放前夕,身边的很多朋友都陆续去了香港。我就带着美元加港币全部140多块的家当,只身闯荡香港。父亲不舍得家产和亲友,固执地留了下来,结果死在内地。

        采访者:您在香港的古董生意是怎样起步的?1951年您开设自己的古董店,店名为“永元行”,买卖兴隆。能否介绍一下您当时的事业?

        张:古董生意最初是靠和父亲来往的书信学习的。刚到香港时很苦,混迹于香港的摩罗街,做的是服装生意,每天吃最简单的饭,两顿一块钱。后来连凑带借向国内汇了3000元港币,请父亲所在的上海外贸工艺品公司发来了第一批旧工艺品。在每一件古玩上,父亲都标示了名称、来历、价格和名贵程度,提醒我每一个需要注意的细节。通过书信和实物的对照,我逐渐摸索学习,对古玩有了深入的认识。当然,因为从小父亲就开古董店,我也在店里生活过,看着店铺里每天进进出出的人和货,对古董行也有些直观感受,并不陌生。那时的古玩生意,算不得太风光,在别人看来也不过就是旧货摊。做古玩生意的人,上海叫“掮客”,北平叫“跑河的”。我开始“跑单帮”也不过十几岁,从上海去北平淘货,走得很远,但当时的兴趣并不在于此。到1951年开“永元行”时,生意已经有点根基了,一路走来,坎坎坷坷的,直到1968年香港暴动,我就去了国外。把国外买的货拿到香港来卖,那时候我已经有四个店面了,珠宝、批发、门市样样都做。胡惠春的“暂得楼”,名字起得很好,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收藏家,一切都只是暂时得到。我叫“云海阁”,因为我的很多时间都是在飞机上云海间度过的。总是坐着飞机,穿梭于伦敦、纽约、香港、东京之间,赶赴苏富比、佳土得国际拍卖公司的拍卖会。

        采访者:您何时开始收藏中国字画?

        张:字画是回到大陆之后才开始做的,大概是在1985年吧。有一个老朋友,也是我的客人,他对我说,你瓷器这么精明,别人学看字画要10年,你5年就够了,因为古玩都是相通的。于是我从齐白石开始陆陆续续地买。起初也不懂,请博物馆专家还有馆外的专家,帮忙鉴定。一点一点收藏起来。当时10万元买来,后来3万元卖出的也不少。我对书画的收藏标准是“真、精、新”,每次拍卖都挑好的、精的买一点,当然价钱也会高一点了。每件藏品入围之前,我都要征求每个朋友的意见,以保证每幅作品都是画家的真迹、精品、完整如新。对于看好的东西,事先我至少会给10个相关的专家打电话,听意见,如果有一个人有不同看法,我就会另选拍品。拍下来之后,再给至少10个人打电话,问意见,一旦有人态度犹疑,就再放回拍卖场里。并且,常去拍卖行听内行人的议论,虚心多问,自己还做... ...

        来源: 【美术报】【倪淑颖 】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7(s)   9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