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访谈 >> 访谈库 >>
      分享到:

      与刘乃中的情缘——重访无门限斋

        作者:核实中..2009-12-04 11:44:47 来源:网络
        与刘乃中的情缘——重访无门限斋

         张瑞田

          对无门限斋,我有特殊的感情。在吉林市时,一旦产生对书法、篆刻的审美矛盾,或写字的困惑,就去无门限斋,寻求主人的帮助。

          主人刘乃中,当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辅仁大学的毕业生,满腹经纶,一生坎坷,是当代历经苦难的知识分子的活标本。1957年,作为中央直属机关的右派,到寒冷的北大荒,与丁玲、吴祖光等人一同进行劳动改造。落实政策后,他没有回到北京,而是落脚吉林市,被生活重新选择。我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第一次见到刘乃中先生的。当时,平反昭雪的著名剧作家吴祖光访问吉林市,并在吉林市电影公司礼堂做了一场报告。在主席台上,刘乃中和已经过世的金意庵先生坐在吴先生的左右,几个人谈笑风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穿一件蓝色的中山装,一条黄色的军裤,脚蹬一双黄胶鞋,揣着一本《吴祖光剧作选》,前去聆听吴先生的报告。那一年我十七、八岁,迷恋戏剧和书法,刚刚读完《风雪夜归人》,正为那个悲剧故事暗自流泪呢。因此,对主席台上的吴祖光、金意庵、刘乃中充满了敬意。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给青年人提供了种种可能、种种机会。我以具有现代观念自居,在现实生活中尝试不同的生活实践,感受改革开放的宽松与自由。一段时间,疏离了书法,甚至把中国落后的原因归结到传统文化。渐长,始知自己的浅薄、荒谬,便又回到书斋秉笔习书。同时,又写一些关于书法的文章。这时候,开始与刘乃中先生接触。刘乃中如同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没有惊人的举止,也没有哗众的言辞,只要默默地感受,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刘先生有雄厚的国学根基,但,又不是泥古不化的学究。身上具有传统学人的儒雅、淳厚,又具有现代知识分子的深邃、冷静。早年刘乃中拜访过篆刻大师王福厂先生,得到了王先生的指教。一些访谈文章就把刘乃中视为王福厂的学生。以名师抬高自己的陋习,刘乃中难以接受。他立刻更正,并加以解释——拜访、请教过王先生,与大师没有师承关系。对学生,刘先生恪守古道,不论贫穷贵贱,一视同仁。一位从外县来求学的平民学生,刘先生就把他安排在家里,不管学费高低,耐心相教,终于使之在当代书坛崭露头角。

          具有系统国学知识的书法家、篆刻家不多见,具有现代人格力量的书法家、篆刻家更不多见。在与刘乃中先生的交往中,对他的内心世界,以及他的书法观、艺术风格,有了更多的了解。他是在创造中学习书法的人,他的汉篆、隶书古意浓郁,但又清晰体现了中国学人对古文字的独特理解。宽博、凝重,俊秀、飘逸,是视觉中完整的审美主体,又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相比较,他的篆刻离古人更近。汉印的沉稳、清劲,和谐、朴茂,在他的篆刻作品中有明显的体现。与书法相比,篆刻保守了。但是,他又在保守中复活了古人的意趣,将昔日的一种生活情调,落实在篆刻的方寸之间。刘乃中所营造的艺术世界,对我构成了深深的诱惑。我常常去无门限斋讨扰,有时就某个问题前去请教,有时带着书法习作请先生批评,有时应报刊杂志所邀,进行采访,有时又去借参考书和市场短缺的字帖。进出无门限斋,我的角色也是多重的。有一次,我向刘先生借了《好大王碑研究》、《史晨碑》。当时我正迷隶书,急欲在隶书笔法和隶书欣赏上有实质性的突破。遗憾的是,我的生活发生了变故,在柳树刚刚发芽的春天,突然离开了吉林市,打碎了前去无门限斋讨教的岁月,甚至没来得及与先生道别。

          丙戌八月,回故乡吉林市,在画家解铁瑛的陪同下,重访无门限斋,与分别十余年的刘乃中先生再度相逢。刘先生八85岁了,神清气爽,声音洪亮,没有丝毫的垂老之气。刘先生的夫人孙阿姨亦如往日般年轻、健康。两位老人对我这个不速之客表示欢迎。刘先生思维敏捷,一口地道的北京话,谈吐幽默,评说当下书坛,也是妙语连珠。少顷,刘先生问我:“你借我的书还没有还呢。一本是《好大王碑研究》,一本是《史晨碑》。你还记得吗?”说真的,十多年前借的书,我真的记不清了。不过,刘先生提示,我就幡然醒悟了。这些年游走江湖,经历了太多的事情,有一些遗忘,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过,对那些人生历程中的重要痕迹,是不会忘记的。当年去无门限斋问学,实在是自己青春岁月的美好记忆。何况我又重燃了年轻时代对书法的激情,对刘先生其人其书,也有了全新的理解。我立刻向刘先生道歉,并表示马上奉还,再多还八本书,以充“利息”。刘先生笑起来,说:“‘利息’就不要了。”我又说:“‘利息’是我写的书。”刘先生马上说:“好,好。”目光温和,这样的目光我是熟悉的,是对后学的鼓励与关怀。

          不久,刘先生和孙阿姨到北京参加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篆刻展,然后又去美国讲学,来去匆匆,未能见面。深秋了,我想他们的行程该结束了吧,一定顺利地回到无门限斋,共度他们美好的时光。那么,我的书债也就到了偿还的时候,我会把保存完好的书,还有其它的书,一同寄去,以乞求刘先生的原谅。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5(s)   9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