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访谈 >> 访谈库 >> 书法
      分享到:

      陈绍基访谈

        作者:核实中..2009-12-04 11:29:56 来源:网络

        受访人:陈绍基(广东省政协主席、广东省书协主席)
        纪光明(广东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采访人:王荣生(《书法导报》总编辑)
        孟会祥(《书法导报》副总编辑)
        时间:2007年6月7日
        地点:广东茂名

        陈绍基:欢迎你们来到广东,你们为了传承书法,摇旗呐喊,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纪光明:我们广东省承办“九届国展”,全国书法界非常关注。几家影响很大的专业媒体,长期以来对“国展”非常关注,对我们广东省的书法事业也给予了很大支持。“国展”是我们中国书法的大事。媒体希望了解我们广东作为承办方的措施、办法和指导思想,即怎样把“国展”办得有新意、有高度。另外也会问一些其他问题。请陈主席随便聊一下。《书法导报》早就提出了采访要求。他们是书法专业最权威的平面媒体之一,他们的读者都是有效读者。

        王荣生:我们列出了采访提纲,请陈主席参考。也不必拘泥于提纲,我们随便聊,可能效果更好。
        陈绍基:你们的提问很专业。见面、采访这件事,光明跟我说了。我说,关于书法,过去我说得差不多了,没有什么新话了。光明说,刚好茂名的展览开幕,多家书法媒体的领导和记者都会来。趁这个机会跟大家见见面,介绍一下广东承办“九届国展”等情况。你叫我讲很专业的话,我是说不上来的。你们都是资深的专业媒体记者。我常讲,我充其量是一个爱好者。广东书协把我选为主席,大家是希望我能够为推动广东书法事业出来做点工作。我有多大造诣,自己是清楚的。我的这个定位很准确,这不是谦虚。我当了书协主席,就有更多机会亲近各位老师、各位书法家,向各位老师、各位书法家学习。另外,利用政协工作朋友分布广的优势,可以动员方方面面的朋友为广东书法多做一些工作。我一直关心书法工作,在省委分管这方面工作时,经常跟光明主席有联系,有时也邀一些书法家雅集。只是分管政法工作时,时间很少,联系少一些。
        广东承办“九届国展”,我们是作为一件很大的事情来办的。我们知道“国展”的分量,这是全国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盛会,四年一届,可以说是书法界的全运会。盛会空前,我们承办方就要做好服务工作,提供一个好平台,同时让全国书家、书法爱好者认识广东、了解广东。广东正在着力建设文化大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广东省委、省政府重视文化建设。广东刚刚建起了书法院,作为一个处级单位,先期经费也已经到位了。近年来广东书法很热,就茂名来说,短短二年,就三次举办全国性的书法邀请展赛。这作为一个地级市,是很不简单的。另外军队、城市、城镇也搞了很多活动,活动相当频繁,其中也有原来陈永正主席主持的“新人新作展”等,各种展览不断。参与人数最多的,是去年我们举办的青少年书法比赛。发动到每个中小学校,海报就张贴几万份,保证每个中小学都张贴。有30多万中小学生参与此次比赛,每个市我们都派了督导组,层层选拔之后,最后有千人在广东现场比赛。我们倡导专家和群众结合、城乡结合。所以我们这次承办“国展”有一个经济的基础、展览硬件的基础,也有一个群众的基础。

        我们的想法是,通过承办“国展”,借“国展”的东风推动广东的书法发展,为广东的书法家、书法爱好者提学习、借鉴的平台。承办“九届国展”的消息发出去后,各方面反映热烈,纷纷表示关注和支持。届时,许多省直属单位也要搞相应的活动,省团委要搞百所大学的书法比赛。和“国展”同步的活动将来会有很多。广东各个市都会利用这机会搞活动。
        前一段我到肇庆参观了端砚。端砚不愧是名砚,同时生产端砚又是一个产业。我看了一个村,到处都是生产端砚的,产品相当丰富,其实这是一个特有的文化现象。“国展”时,他们要搞端砚精品展,不但有现在的产品,还有收藏的古砚,会琳琅满目。端砚有一千多年的生产历史,是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国展”,要把书法文化、经济带动上来。为此,我们提出了“书法产生”这个概念。“国展”的同时,我们要推介这个产业,也为全国的书法产业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书法活动繁荣,与文房四宝发展是同步的,相互促进的。不久前我到日本,很有感触。他们宣纸产品多种多样,比我们丰富。笔墨的品种也很多。整体上讲,日本的产品比我们多种多样,说明他们的书法产业比较活跃。我们有一个观念,就是把书法产业带动起来。
        现在,“九届国展”筹备工作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经费已经到位。现在我们已经做出整体方案,各个子方案做出来了,下一步就是通过、完善、执行。我们要争创一流的展会,各方面的工作都要创一流,包括接待,也要做到天衣无缝。现在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办好“九届国展”。
        纪光明:“九届国展”将在广交会场馆举办,这个场馆第一次办这样的展览。由于场馆非常大,可以同时举办博览会,这样“国展”就会更加丰富、更加立体、形象更丰满,可以实现“国展”效益的最大化。广州其他场馆,包括珠三角地区的一些场馆,到时相应举办各类书法展。广东省将举办广东历代书法精品展和广东青少年书法展。中国书协还有意同时举办中国历代书法精品展,当然,这个展览如果能办起来更好,但运作起来比较复杂。

        王荣生:把国家博物馆的东西一次借过来,可能难度很大。可以通过广东博物馆,在博物馆系统商借一些;还可以通过文物商店借一些;广东本身也藏有不少历代书法精品。如果“国展”期间举办这样一个展览,可以把更多的书法家、书法爱好者,以及相关专家学者吸引过来。这也更能体现广东省书协和陈绍基主席的魄力。
        纪光明:过去的展览,就是一个开幕式、一个作品集、一个研讨会。这次我们策划的活动日丰富的、力体的。前几天《书法导报》采访我时,我已经较详细地介绍过。各项策划通过后,还会请《书法导报》陆续向全国书坛介绍。陈绍基主席一直强调,我们希望通过展览,拉动书法产业,说明书法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也是很大的。书法产业不仅包括作品,还包括很多产品,产品使用者就是作者。名家使用某种产品,会影响一批人,现在好多东西不知道是哪里来的,通过展览,大家会了解更多。

        王荣生:名家会起到很好的广告作用。
        纪光明:以前没有这样的展览理念。书法不是光花钱的,对产业拉动也是很大的。
        陈绍基:关于青少年书法教育问题。广东书协开过几次会主席团会议,研究过好多次。我们认为书协要在推动群众书法活动,特别对青少年书法普及教育下更大的力气。书法需要专家和群众相结合,有广大的爱好者群体,它才有生命力、才有将来。为什么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得了世界冠军,就不一定能得国内冠军,双料冠军是很少的。在世界比赛拿了冠军,可能回来参加比赛,第一轮就被刷下来了。很多小将初生牛犊不畏虎,虎虎生威,跟本不怕世界冠军。乒乓球的群众基础太好了,人才济济,所以长盛不衰。只有专家没有欣赏者路子会越走越窄,不利于书法的持续发展。我们举行第一次青少年书法比赛后,在一次广东省委常委会上,张德江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这样的比赛意义非常之深远,关系到文化的传承和素质的培养。几十万中小学生在老师指导端端正正地写字,对他们一辈子成长的意义不言而喻。他们不一定要成为书法家,但打下基础后,一辈子会欣赏书法。这样书法才有生命力。进入书法艺术殿堂者毕竟是少数,如果我们的干部、职工,公司的白领都写一笔好字,意义是很大的。只会打电脑,中国人连汉字都写不好,是文化的危机。中国几千年来,尽管战乱灾荒不断、人民常常流离失所,海清河晏的时间并不多,但书法始终不中断。我不明白,发展到现在的文明时代,太平盛世,我们有何理由取消中小学书法。我们教育部门对书法的重视,不如日本、韩国、新加坡。那里也有电脑呀,你讲文化转型,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重视书法?我们广东省青少年比赛时,我联系中央电视台,看能播出不能,没有能够播出。几天前的“新闻联播”,最后一新闻,播放了日本青少年写字的场面。我很有感触,不知道这是表扬他们搬弄是非视书法呢,还是批评我们不重视呢?书法工作者的任务,应把重点放在青少年,向教育部门宣传推介,把书法列进课堂。广东越来越多市已经这样做了。书法的将来在青少年。我们省书协明确这方面的任务,培训师资,培训中小学的书法老师。培训要分级负责,包括我们的书法院都要负担这样的任务。将来需要更多的大学有书法系,美术学院、综合性大学文科要有书法系,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

        孟会祥:陈主席在全国人大会上呼吁书法,影响是很大的。
        陈绍基:你这里有一个题目是“你的书法历程”。
        光明他们帮我搞了一本“练习本”(《陈绍基书法集》)。这几年我没有想过出什么书,过去写下来扔在一边,他们帮我找出来补签名、盖章。我不是说写了就怎么样的。你们看有的作品最后补名款都没地方了,不像个样子。
        我从小就对字写好感兴趣。农村家里没有学习书法这个条件。一次,在一个同学家里看到赵孟頫的一本字帖,借过来看。在小学、中学、大学,都没有认真临摹过。在大学里,我还是在报纸上写一写。“文革”中抄了不少大字报。后来刘斯奋告诉我,一定要写宣纸,写报纸是不行的。参加工作后,没有多少时间,主要是看帖,看报纸、杂志。《书法》众创刊我就一直订阅,那时候报刊没有现在多。(王荣生插话:《书法》是1976年创刊的,是创刊最早的书法报刊。)在公安厅时,有一个大桌子,反正我每晚都在办公室,累了或没事时就写一写。这两三年耕耘时间才多了一些,但也谈不上系统的学习。我主要赁记忆和理解去写。原来我只会正经写楷书,有人说不能总是一笔一画,我就看些行草书,变化一下书体。我的定位是一爱好者,不敢称家。中国书法浩如烟海,别深入殿堂了,进门都不容易。一辈子,像我还有多长时间呀?所以要下点功夫,别浪费时间。近几年我常写到凌晨两三点,写完放在一边。我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没一条路,没有教师。我也找过老师,找刘斯奋,我说进步不大,我说斯奋你教我吧。刘斯奋说我们太熟悉了,没法教你。十多年前他带我见过陈永正教授。陈永正教授说,你是当领导题题词呢,还是真正搞书法?我说我当然是想搞书法,不是为题词。他说你要真正搞书法就不能这样写,要放开一些。刘斯奋说不要只临帖,要多看。我于是放开了,写大字,从中摸索。我更多的是写小字,小字好操作,一张桌子、一盏灯、两张纸就行,过去没有工作室,现在才搞了一个工作室。所以,我走的不是正规的路子,很不定型,但我确实爱好书法,喜欢看帖,见到好的字帖爱不释手。如果不是从政,而是走一条路,可能我会写得好些。从政占用了大量时间,特别是做公安、政法工作,没日没夜,否则会有更多的时间。投入与产出成正比,投入不够、基础不牢,产生大飞跃是不可能的,尽力而为,常常比自己有进步就可以了。我的书法历程大概是这样一个状态。我常说,光明你们找一爱好者当主席,令我诚惶诚恐。
        王荣生:我们认为,陈主席出任广东省书协主席,给广东书法带来了福音、带来了春天。书法院的建成就是一个标志。书法作为中小学必修课,广东在全国开了一个好头,随着时间推移优势会显现出来。现在又承办“九届国展”,这次“九届国展”执行委员会组织了一批专业研究人员进行策划、宣传,这也是前所未有的。这些说明陈主席抓政法是专家,抓文化也是专家。谈得非常好。谢谢。

        来源: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筹展执委会主编的《国展通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9(s)   9 queries
        update:
        memory 4.08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