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访谈 >> 访谈库 >> 雕塑
      分享到:

      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接受专访谈雕塑与城市文化雕塑直白表现人的生活

        作者:核实中..2009-12-01 10:07:38 来源:网络

          随着消费时代和大众文化时代的来临,中国雕塑越来越走向通俗,出现了大量表现市井生活和日常物品的雕塑,而且在更年轻的一代雕塑家中间,嬉戏、调侃、卡通风格的作品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该如何认识这一现象?8月31日,记者对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进行了专访。

          孙振华8月初刚刚在厦门举行的首届《中国姿态——中国雕塑大展》获得了展览所设的四个大奖之一的中国雕塑史论研究奖,他在深圳曾经成功组织了园岭住宅区“深圳人的一天”大型公共艺术的创作、制作工作,目前正在主持深圳市滨海大道人文景观的规划、设计工作。孙振华告诉记者,雕塑这门艺术其实并不边缘,和人们的关系很密切。

          中国传统雕塑功能局限

          记者:古代中国到底有没有雕塑传统?为什么西式雕塑近代在中国很快占据了主流地位?

          孙振华:古代中国不仅有雕塑传统,而且,从世界范围看,还是世界三大雕塑传统之一,这是我在《中国雕塑史》中提出来的看法。这三大传统是从埃及、希腊、罗马开始的西方雕塑传统;波斯、印度的雕塑传统;古代中国的传统。几千年来,中国的雕塑传统线索清晰,作品连贯,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立体的中国文化发展史。

          为什么西式雕塑在近代中国很快就占据了主流地位呢?从大的方面讲,当然和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发展进程有关。具体来说,中国古代雕塑有大量实践,但几乎没有系统的理论总结;中国文化的主要传承者,文人士大夫都不屑于雕塑;中国雕塑生产方式受到限制,它们是经验型的,工匠型的,师徒相授的;还有,中国雕塑的功能比较局限,基本上都和信仰、实用功能相关,这也影响了它在美学上的自觉和独立。在近代中国,对现代化的迫切需求,加上西方雕塑自身的强势以及中国雕塑本身存在的问题,所以西式雕塑很快就占了上风。

          记者:雕塑与人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孙振华:我坚定地认为雕塑和人的生活和精神有一种对应性的关系,或者说是一种相互证明的关系,只是在不同时代,它们的呈现方式有所不同。在神学时代、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时代,雕塑是以超越的、升华的、理想的方式来表现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的;所以它们和人的生活拐了一个弯,是间接的关系。在世俗社会,雕塑变得直白了,它直截了当地表现人的生活,表现普通的、日常的、平民化的生活,过去的神圣感没有了,距离感也没有了,这就是当代雕塑的一些特点,这种变化往往让人不适应,这其实正好说明雕塑和人的关系很密切。

          关注雕塑背后文化背景

          记者:以深圳为例,请谈谈雕塑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变化,成就与得失。

          孙振华:深圳的大型户外雕塑并不多,但是有特点。我研究雕塑并不只是强调美学、艺术本体,更看重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我并不只是关心雕塑的美不美,好不好,更关心雕塑背后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和原因。一个城市喜欢雕塑,或者不重视雕塑,都是有原因的,“坏”雕塑是如何成为可能的?研究它比简单地拆掉它更有意义。所以我眼里没有坏雕塑,那些被认为是垃圾的雕塑,过上三百年,它将是研究这个城市一个极好的文本,一个生动的例证。我希望深圳发展雕塑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贪多图快,希望水到渠成。

          记者:雕塑如何面对当代社会?深圳应该发展怎样的雕塑?该如何建立本土文化背景的雕塑艺术体系?

          孙振华:早在十年前,我就提出深圳雕塑的本体化问题,1998年还动员所有能找到的深圳雕塑家做了一个比较大的展览。目前看来,深圳雕塑和深圳的雕塑家越来越引起了大家的重视。

          深圳下一步在雕塑方面应该如何发展?我认为要大力提倡、推进城市公共艺术,特别是深圳在制度创新方面应该走在全国前列。

          深圳市规划局一直在致力于推动公共艺术基金和公共艺术百分比计划,因为把制度的框架搭起来,会比出一批作品、出一批雕塑家更重要,当然这个工作很艰巨。雕塑不仅仅是艺术范畴的事,它是一个城市的整体实力、文明程度、市民修养、教育水平的一个综合反映。我相信,有什么样的城市,就有什么样的雕塑。

          青年雕塑家都很“生猛”

          记者:就雕塑艺术而言,您最近关注什么问题?

          孙振华:首先关心雕塑的理论和研究,我在中国雕塑学会分工负责学术研究方面的工作,目前学会的杂志、网站、丛书都已经做起来了,还要努力做大做强,做出影响,改变过去人们对雕塑界的印象;其次关心雕塑市场,希望通过画廊、拍卖制度的建设,让雕塑家也能体面地以出售自己的作品为生,而从过去“行活”、“菜雕”市场中摆脱出来;再就是关心目前新出现的一批青年雕塑家。高校扩招以后,对目前美院学生的水平,大多数人颇有微词,但从每年毕业作品看,这些小青年都很生猛,很有活力,他们的特点越来越鲜明,甚至是颠覆性的。但是他们也容易形成一窝蜂,集中在某一个方向上。

          孙振华做客四方沙龙谈中国雕塑的发展轨迹

          走向世界同时寻找中国

          王光明

          怎么看待、评价30年来的中国雕塑艺术?深圳雕塑院院长、中国美院雕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振华8月30日在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主持今年第六讲四方沙龙公益学术讲座。四方沙龙学术讲座由关山月美术馆、深圳雕塑院、深圳商报“文化广场”联合主办。

          孙振华在题为《走向开放的中国雕塑》的演讲中举例大量雕塑个案,认为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雕塑格局重新洗牌,新一代通过高考进入大学雕塑专业的学生开始的雕塑创作呈现出了各种活跃的状态。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国雕塑界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也就是观念和文化的转型,雕塑艺术开始由审美走向文化,由语言形式的问题,转为观念的问题。本世纪开始,青年雕塑家着手创造一种新锐的雕塑模式,虚拟雕塑形象开始大量出现,走向世界和寻找中国的两条轨迹,构成了中国当代雕塑的学术目标。

          孙振华说,从1979年开始的中国雕塑的变化,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星星画展”,王克平的木雕《沉默》、《呼吸》、《万万岁》等作品成为“星星画展”引人注目的焦点。这些木雕的意义在于,他首次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了艺术家个人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批判和干预,而且他的作品的观念性方面也给了后来者许多的启迪,如大胆地引入“荒诞”和“变形”的概念。而上世纪80年代的学院派雕塑创作呈现出了各种活跃的状态。主要分为四个基本类型:一是补课型,学习西方古典雕塑的技巧、语言和表现方式,倾向于视觉审美;二是形式探索型,这类人比较多,通过各种方式,接受了西方现代雕塑的资讯,从事形式语言的探讨,强调雕塑的自身造型规律和语言,进行抽象、半抽象的实验,进行新材料的尝试;三是民族型,在中国引进了西方现代主义雕塑体系之后,一部分雕塑家在接受西方现代主义雕塑影响的同时,自觉将它们与中国传统的、民间的雕塑进行嫁接和融合,希望完成民族雕塑的现代转化;四是观念型,在运用各种材料和造型手段的同时,寄寓了一定的社会、文化观念,具有比较明显的反叛、批判的立场。

          1992年左右,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文化的意识、观念的表达成为雕塑更加关注的内容。雕塑家借用各种表现手段,不拘一格,打破传统的门类壁垒,强调通融的必要性,雕塑更多地走出围城,与建筑、绘画、表演等艺术融合。雕塑文化转型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1992年“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理论家、批评家由此开始集中介入雕塑界的活动。可以说,在自觉层面上的当代雕塑创作由此被启动了。

          2000年以来,媒介和图像给当代雕塑带来了直接变化:一是虚拟雕塑形象的出现;二是雕塑在视觉上变得色彩斑斓;三是卡通和动漫对雕塑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中国当代雕塑家开始集体出发,在国外举办中国当代雕塑展,而“走向世界”的另一端是“寻找中国”,主动从民族的形式特征中吸取资源。雕塑界的这种变化应该是一种心态成熟的表现。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2(s)   9 queries
        update:
        memory 4.060(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