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访谈 >> 访谈库 >> 书法
      分享到:

      风雅颂湖湘-访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何满宗

        作者:核实中..2009-11-30 15:34:32 来源:网络

         何满宗,湖南常宁市人,1956年出生,清华大学历史学硕士研究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湖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南大学教授,湖南省政协委员。历任《年轻人》杂志社副总编辑、《湖南广播电视报》副社长、湖南广播电视广告公司、长沙世界之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广播影视中心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湖南广播电视学校校长,湖南省、长沙市人大代表。



          何满宗说,他要用书法弘扬中华美德

          位于长沙市繁华地段的维一星城里,有一个充满墨香的静地,室内窗明几净,典雅清幽,与周围钢筋水泥的浮华景致大相径庭。那是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何满宗的艺术会馆——荷风堂。
          与何满宗聊天是一件快乐的事。你不知不觉就被他爽朗的笑声所感染,这使得整个采访过程都充满愉悦。说到兴起时,何满宗还会走到摆在会馆角落处的一架钢琴旁,演奏起《茉莉花》、《梁祝》,边弹边唱,性情中人本色尽显。
          何满宗说,自己乐于在荷风堂泼墨挥毫、交朋会友。他说:艺术的目的就是愉己悦人,都是为了快乐,有一个兴奋点。搞艺术当然有很严肃的使命,但是起点肯定是快乐的。创作不只是让自己快乐,也能令别人快乐。
          一直以来,何满宗把自己当成湖南书法界的组织者,而非领导者。他说,他在把繁荣湖湘书法艺术当成一个事业在做。“我坚持一天做一件善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辈子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用书法弘扬中华美德。”

          书法是文化人的极乐世界

          “中国书法是文化人的极乐世界。”
          “书从文,画从艺。书法从文的话,应该说我们文字的发展和书法是紧密相连的。所以我觉得写书法,不一定个个都成为大书法家,但能够提高修养,传承中华文化,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应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谈起自己为何会走上书法道路,何满宗不假思索地给出如上回答。
          何满宗的兄长何洲宗是位教师,字写得相当有功力。受兄长影响,何满宗从小便酷爱书法,对王羲之、颜鲁公研习最深,之后又大量汲取北魏碑记精髓。他多年来集中精力研习书法,以新意求古雅,流美有韵,节奏感极强,从二王直流而下,或豪纵放逸,或宁静安适,但又具自我的意趣,成为一家风范。几年来,他将王羲之、米芾以及怀素等大家的经典作品《兰亭序》、《苕溪诗》、《自叙帖》等每种练就不下千遍。他说自己将用20年的时间,每年临一个古代大书法家的经典之作。
          “湖湘文化名扬天下,湖湘书法艺术有如镶嵌其间那一颗璀璨的明珠。上溯东汉,马王堆帛书光耀史册;至唐,欧阳询将楷书写到极致,怀素将草书推向巅峰;放眼近现代,清代何绍基将碑学达到另一个高度。更可贵的是,无意于书家的毛泽东竟将草书演绎到了令人瞠目的程度” ,对湖湘书风最有话语权的,何满宗毫无疑问是第一人。
          他不仅是湖湘书风的第一个总结者,也是这种书风的倡导与力行者。
          2003年3月,何满宗在《理论与创作》杂志发表了一篇理论文章《湖湘书风分析》。文中,他通过对湖湘书风形成的因素和主要书法家欧阳询、怀素、何绍基、齐白石、毛泽东等人的具体作品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后,得出了湖湘书风的特征——浪漫豪放。文章一经发表、又被《书法导报》转载后,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强大的影响。不仅首次从地域视角对湖湘书风进行分析,也是第一次用科学方法和传统方法结合的手段对湖湘书风作出了精当的总结。
          在荷风堂,何满宗得意地向我们展示被他视若珍宝的青田石和冻石印章。他告诉我们,这是他在2008年的“湖湘书法月”期间,特别请青年篆刻家胡伟篆刻的19枚印章中的一枚,篆刻的内容是他为自己歌颂湘江的作品集填的三首词《江城子?湘江风雅颂》,分为风情篇、雅韵篇和颂歌篇。将古典诗词和传统书法、篆刻融合为一体,在内容和形式上来个全新的结合,一看就是典型的“何氏风格”。

         1997年6月21日,何满宗以近5万字的论文《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研究》,获得了清华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已成为湖南书法界大家的何满宗,体会到了“中国书法是文化人的极乐世界”,看到了“中国书法是随时代发展的艺术”。他认为,书写工具的多样性、表现形式的灵活性、创作内容的时代性,都在呼唤书法艺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与突破。
          问他多年研习书法的方法与心得是什么,他顿了顿后简单总结道:学经典、钻研理论、办展览。
          “48岁时,我向书法界公布,准备花20年时间,每年集中精力写一种经典作品。先是写米芾,重点攻《苕溪诗》和《蜀素帖》,继而将王羲之的《兰亭序》写了大小百来遍。然后则攻草书,先是怀素《自叙帖》,后写黄庭坚《诸上座帖》《廉颇蔺相如列传》,还有祝允明《前赤壁赋》,张旭《古诗四帖》等,以后将陆续写简帛、篆书、楷书等。”他抬了抬眼镜,补充道:“没有书法理论作指导,那会陷入盲目的境地。于是,我在学习一种经典时,便要花相当的精力来阅读有关资料,搞清楚其历史背景,艺术渊源和创作理念。”此外,他还认为,展览是促进学习的极好方法,书法界应倡导一种展览文化。

          创造湖湘书法“大事件”

          近年来,湖南书法活动不断,通过各种展览、交流活动,湖湘书法艺术不仅走出了湖南,走向了全国,也走出了国门。日本、法国、韩国、新加坡以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时见湖南书法家的展览和身影。这无疑已经成为书法界的一种“湖南现象”,成为书坛的一道抢眼的风景。
          在湖南所有书法活动之中,最具规模效应和辐射力的,莫过于“湖湘书法月活动”。而“湖湘书法月”的发起者和组织者,正是何满宗。
          2004年,对于何满宗来说,或是“不平静”的一年。这年,他成功当选为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定位:争做一名服务型的书法组织者和一名勤于探索的艺术实践者。也就是这一年,他决定用他的力量来推广湖湘书法艺术。
          “我把推动湖湘书法当事业。湖湘书法应当对于中国书法有较大的贡献。我从担任省书协主席以来就一直在思考,湖南这片热土哺育过欧阳询、怀素、何绍基、齐白石、毛泽东这些大书法家,产生过《麓山寺碑》、《大唐中兴颂》这样的书法经典,我们如何继承这份厚重的书法遗产,如何发现、扶持、培养后继人才,如何拓宽湖湘书法艺术发展路子,如何使湖湘书法自立于竞争日趋激烈的书法之林?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责无旁贷。”
          于是,从2004年开始,每年10月,由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开全国书法界先河组织的“湖湘书法月”都如期举行,这个集展览、讲座、研讨、交流、笔会等于一体的大型系列活动,已成为一年一度的湖湘书法艺术大检阅。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和书记赵长青都曾对这一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肯定了“湖湘书法创新现象”在中国书法界所带来的榜样力量。
          在第一个“湖湘书法月”各项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何满宗又提出了打造“湖湘书风碑林”的倡议,得到了书法界的广泛赞同。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长沙杜甫江阁书法碑廊、南岳长寿书法碑廊、麻阳万福书法碑廊、株洲炎帝书法碑廊、浏阳湖南名人书法碑廊和湘潭晓霞山书法碑廊等相继建成或正在建设之中。
          在2008年1月中旬召开的湖南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作为第十届湖南政协委员的何满宗,向大会提交了《打造千里书法艺术长廊》的提案。
          仅仅在提案提出的3个月后,2008年4月8日,由省书协牵头倾力打造的“千里湘江书法长廊艺术工程”正式启动。以“礼赞湘江”为主题,涵盖了包括“湖湘三赋碑(湘江赋、南岳赋、洞庭赋)、中华三帝碑(永州舜帝、南岳圣帝、株洲炎帝)、书坛三杰公园(欧阳询、怀素、何绍基)、六城颂(湘江沿岸六城长沙、衡阳、株洲、湘潭、永州、岳阳)”等十大主体工程,邀请百名书法名家写湘江、千位名流颂湘江、万名书法志愿者保护湘江,形成了“个、十、百、千、万”的整体构架,由此拉开了中国书法史上、湖南文化史上新的艺术创新序幕。
          在未来的数年乃至数十年,整体工程将根据湘江沿岸6市城市规划来组织实施。何满宗期望能创造一些书法文化的“大事件”,以求以“书法元素”在当今世界大文化革新中独树一帜。如今,何满宗正在筹建湘江书法艺术馆。

          一辈子要做的事:用书法弘扬美德

          在何满宗的名片上,赫然挺立着这样几个字:用书法弘扬美德。这是何满宗亲笔写上的,用他的话说,“这是我一辈子要做的事。”
        在推进湖湘书法艺术向前迈进且稳步发展的过程中,何满宗是彪炳湖湘当代书法史的第一人。这不仅是因他是领衔书法湘军的书协主席,将湖湘书坛办得风生水起,而且他的“用书法弘扬中华美德”的文化主张、“书法尚趣”的美学主张等正在书坛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深远性让人始料未及。
          “用书法艺术弘扬中华美德,我一辈子就做这一件事。”在何满宗的书法思想中,这是最为重要的一条。这不仅是他借助笔墨抒情达意的原则,分析湖湘书风所总结出的精髓,也是他影响身边的书法爱好者共同推进湖湘书坛发展最为有力的武器。
          他向我们解释,他的这一文化主张就是“以书法这种艺术形式作载体,来宣扬道义,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来展现现代精神文明。让人们在欣赏书法时,感悟书写内容;在阅读书写内容时,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从而使书法作品达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用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之所以有如此主张,主要是从小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何满宗回忆道,善良的母亲曾告诫他“路上遇到荆棘要拿开,不拿开已有三分罪。因为农民有赤脚走路习惯,你看到路上有荆棘,不拿开,有可能扎伤别人的脚”。在之后的求学、生活中,他又从书本和实际生活中接受到了更多的“文以载道”等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的教育。
          正是这种心怀天下的精神境界,造就了何满宗高尚书法的完美情趣和艺术表达,也正是这种精神,使他在领衔书法湘军打造湖湘书法品牌时有了更多的响应者,推进了湖湘书风在新时代的浪漫豪放风格。
          “我对人生总结了三句话:一天做一件善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辈子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什么是善事,读一页书,写一幅字,给别人带来快乐,都是善事。我发现一个奥妙,凡是善良之事,友好之事,都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比如和老人家团聚,比如给别人一个笑脸,比如多和别人交流,多给别人帮助。什么又是大事呢?所谓大事都是相对每一个人而言的。学生把学习搞好,参加工作后把工作搞好,父母年纪大了,每年过年回家团聚在一起就是大事。有意义的事,对我来说,‘用书法弘扬美德’就是我一辈子的事,也是十分有意义的事,因为美学上的价值就是道德上的价值。人生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干起事来就不会迷失方向。”可以想见,何满宗已用自己人生的感悟作砥石,磨砺出了他书法艺术思想的锋芒。

          以“尚趣”活跃当代书风

          清代著名画家石涛有句名言:笔墨当随时代。何满宗认为,这句名言的精神落脚在今天,就是书法“尚趣”。作为书法“尚趣论”的倡导者和力行者,何满宗在几十年的书法创作中,既重视传统,又不拘泥于古法;喜创新,但不推崇怪异。这样一种新兴理论为中国书法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类进入21世纪后,各种新思想、新潮流层出不穷,而书法既要‘载道’,又要体现现代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就得进行变革。”于是,他的“尚趣论”就应运而生了。具体标志有三:其一,创作形式上,不拘成法、形式多变,汲取古人之长,主张展现书法的时代性;其二,在创作内容上,不再是古人的翻版,而是以书写自作诗词、楹联、随感等为主;创作工具和材料方面,帛、布、简、陶、瓦、青铜等均可;另外,在笔墨情趣间,以使“法”与“情”辨证统一为准则。
          为了追求书法的雅趣,何满宗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2000年是龙年,他创作了80余幅斗方作品赠送给湖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100幅对联赠给湖南100位跨世纪名流;那年的正月初一,他写了一批以赞美诗为内容的作品,免费赠送省内各地群众,祈祷龙年幸福吉祥;他连续多年坚持将自己的稿费捐给希望工程或扶贫帮困;相继出版了报告文学、新闻理论、书法专著等几十本著作。
          在他的发动和影响下,近些年来,湖南书法界掀起了一轮又一轮“书法深入生活”、“书法深入群众”的“书法进万家”的高潮;在理论研究、书法创作等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气象,给本已气氛红火的中国书坛更增一份火和热。
          何满宗注重以其他修养来充实、丰富书法创作。如多读小说、古典诗词,欣赏音乐,还特别喜欢看话剧。他每天坚持用毛笔写日记,坚持强身健体,写古典诗词、楹联抒其胸臆……何满宗给人一股活力,一股艺术上的活力,一股精神上的活力。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4(s)   9 queries
        update:
        memory 4.09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