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访谈 >> 访谈库 >>
      分享到:

      硬笔书法没有“日薄西山”-专访庞中华

        作者:核实中..2009-11-30 15:15:17 来源:网络

         “硬笔书法已经从‘暴风骤雨’走向‘和风细雨’”

          在“第二届中国(孝感)汉字节”上,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终身名誉主席庞中华,一边拉着悠扬的手风琴唱着歌,一边用毛巾蘸墨写下了“中国”两个大字。“写字也是有节奏的。”庞中华将歌声的韵律变成写字的节奏,一场快乐书写法表演吸引了众多参加书法比赛的学生。现场展示完后,庞中华在休息时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希望“埋笔成墓”

          “说实话,字写到一定的程度之后,用什么样的笔并不重要了,什么都可以用来书写,关键是要寻求一种突破,我现在写字的时候都在寻求突破,写一手好字对我来说不是难事,难在突破。”庞中华开门见山,向记者陈述了他对“写字”的认识。

          在庞中华扬起手做介绍时,记者突然注意到,他右手中指的关节凸了出来,上面还有很厚的一层老茧。

          见记者看到他的“隐私”,庞中华面带微笑地解释:“我现在每天都会坚持书写,有一天拉手风琴时,发现右手拉出来的颤音不对劲,才注意到右手的中指已经开始变形了。”

          谈到写字,必须说到笔。庞中华曾在一次演讲后题字时,手上的钢笔竟然不出墨水,非常尴尬。“我更喜欢钢笔,我十年用一支钢笔。现在的笔多是一次性的,墨水写完了,笔就扔掉了,这很浪费。”庞中华说,我国的硬笔生产企业每年的销售量在500亿到700亿支之间,这也说明在互联网时代,硬笔书法仍然拥有很大的市场。

          庞中华说,他一生不知道用了多少支笔,但对每支笔都很有感情,“我家里有几个大纸盒子,里面全部装满了用过的笔。我希望可以用遍世界上所有的笔,将来把用过的笔埋起来,看是不是如古人所说的能填满一个坟墓。”

          “电脑曾经带给我紧张”

          键盘敲字的时候越来越多,拿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科技的发展为“写字”这门传统艺术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硬笔书写是不是更倾向于审美了?庞中华坦承:冲击当然是有的,很多人开始用QQ聊天,传电子邮件,电脑确实减少了人们书写的机会,我起初也很紧张,但现在非常自信,电脑对硬笔书写不会产生致命的影响。

          庞中华曾经买过一部手机,但一天到晚响个不停,让他无法专心做事,后来,他干脆不用了,庞中华也成了现在不用手机的少数人。

          但庞中华不拒绝电脑,他说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会使用电脑,他虽然没有时间去研究,但需要使用电脑的时候,他都会请人帮忙,“现在我也会借助互联网来搞书法培训,电脑时代仍然离不开书法。这是因为书法不仅是一种书写的工具,还能培养大家耐心、细致、有始有终的品行,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

          “我始终相信汉字是有一种精神和灵魂在里面的。”庞中华说,如今,连韩国、日本都非常重视汉字的书写,中国人更不应该让这种文化轻易消失。

          书法是凝固的音乐

          纵观庞中华近期的书法讲座,他都会用手风琴演奏,甚至是在写字的时候放声高歌。

          庞中华解释说,书法是凝固的音乐,每一根线条都有长短、粗细和曲折,每一个笔画都有节奏。

          庞中华可以把每一幅作品都用音乐来表现,他到俄罗斯讲学,就用俄罗斯音乐来解释中国书法,到德国,就用贝多芬的音乐来解释,“无论是唱歌、拉手风琴还是作诗,都是为了配合写字的节奏。”

          谈到中国人对书法的感情,庞中华用了一个比喻:就像血液流淌在中国人的身上,没有书法也就没有了生命。

          “书法熏陶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庞中华用了他统计的几个数字来说明:“我现在的书法字帖销量基本维持在每年400万册到500万册;中国的三千家制笔业厂家蓬勃发展,每年生产的硬笔比上世纪八十年代翻了几番,虽然这些笔有很大部分是出口的,但这说明,书写在全世界都没有退潮。”

          庞中华艺术简历:

          庞中华,四川达州市人,出生于1945年,1965年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地质勘探专业,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和诗人。当代中国硬笔书法事业的主要开拓者。现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终身名誉主席,庞中华硬笔书法学院院长,曾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自1980年以来,有100多种字帖和专著在海内外出版发行,其图书总印数已突破1亿3千万册,非正式渠道超过3亿册。

          庞氏硬笔书法,清新秀逸,兼善各体,自成一家,被誉为“庞体”。他独创的“快乐立体教学法”享誉国内外。除书法外,还擅长于音乐、诗歌、散文、演讲等。海内外舆论称他为“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

          对话:硬笔书法不会消失

          长江商报:现在很多人开始炒作硬笔字的国学概念,相比毛笔字,您觉得哪个才是真正的国学?

          庞中华:在古代,是先有硬笔书写再有毛笔书写的,其实硬笔字和毛笔字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要说国学的话,我觉得二者都是国学,软硬书法之间并无绝对的矛盾,硬笔书法也可以借鉴毛笔书法的那些经典字帖。

          长江商报:随着电脑的普及,很多人开始担忧硬笔书法的前景,硬笔书法的真实情况究竟怎样?走向如何?会逐渐消失吗?

          庞中华:硬笔书法不会消失,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更加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说硬笔书法是“日薄西山”,我觉得有点危言耸听了。我始终觉得硬笔书法是一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也许相比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狂风暴雨”,现在只能是“和风细雨”,但是我相信它的影响是持久的、深入的,硬笔书法只会被更好地传承下去,是不会消失的。

          愿望:最想去的是西安碑林

          庞中华说自己曾游走世界各地,但最乐意去的地方就是西安碑林。“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在碑林,第一次去那里,看到颜真卿、王羲之的原碑刻竖在那里,感到这辈子没戏了,因为他们所具有的高度现代人无法超越。”庞中华练习硬笔书法几十年,遍临名帖,他认为对前辈的书法不能一味临摹,失去自我,而应该不断创新,用他的话说就是“读古帖写现代字”。

          当书法家的同时,庞中华还涉足文坛,写了大量现代诗,这使他有机会结识陈忠实、贾平凹等一批陕西作家。“陕西是一块极富文学气息的地方,令我十分向往。有时就幻想,如果我能生在大书法家张旭所在的唐代,每日饮酒习书,该是何等快事!”

          教学:练习书法不能揠苗助长

          对于有些家长所持的“硬笔书法是小打小闹,练好毛笔字才是真本领”的态度,庞中华认为习书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做只能是“揠苗助长”。更重要的是,二者之间并不矛盾,且前者更实用。

        来源:长江商报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5(s)   9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