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访谈 >> 访谈库 >>
      分享到:

      刘荣升:书法的创作,不是瞎闯胡作

        作者:核实中..2009-11-30 10:53:02 来源:网络

        藏品艺术网:请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学书经历(包括:师从,学书主要受哪些人的影响,学习时间,参加的展览等)

        刘荣升:我学书法(小时候不知书法这个词,认为就是写毛笔字)大约是在上学的第二三年级的时候,那时,学校开有写字课,每天一课时。写字不叫写字,叫“写大仿”。由于当时没有字帖,老师把字写到纸上作字帖,有时反这种字贴到黑板上,让学生仿照着写,有时给学生发一张,一边看,一边写,所以叫“大仿”。上课的时候,教师一边指导学生写,一边讲一些书法知识,什么颜体、柳体,欧体,赵体等,但由于年龄小,只是一听,不可能有较深的了解。每节课上完,老师都要把写字的作业收上去,等第二天上课时发下来,之后,每个同学都翻开大仿本看,老师在上面画了许多红圈,那是对写得好的字的一种认可和奖赏,同学们也相互比,看谁得到的红圈多,兴致很高的。

        从那时起,就逐渐培养出了写字的兴趣,有时,一个字写不好,自己和自己较劲,写了撕,撕了写,反复练习,一直到现在,仍保持着对某个字写不好不罢休的习惯。

        上初中和高中时,正是“文革”时期。我第一次见到字帖,是一次去县城新华书店玩时,见到柜台里摆的有字帖,黑底,白字,很喜欢,内容是样板戏的唱词,就买了一本,大约是一到一角钱,回来反复练习。这个时期,只是培养了兴趣,打了个底子。

        参加工作以后,仍用业余时间坚持写,时断时续,紧一阵松一阵,觉得写字是件快乐的事,一写起来,什么都忘了,沉浸其中,自乐陶陶,大概喜欢写字的人都是这样。

        我参加工作是在一个农场,先做教师,后在党办室工作。那时场里开大会多,一开会就要写会标,写会标的事一般都有我来做。我在这个农场工作了六七年,不知写了多少会标大字,这就给了我练习写榜书大字的机会。后来,2004年8月由中国书协在秦皇岛举办的“全国第一届大字书法艺术展”上,我获得了一等奖,与这段写会标的经历关系很大。
        藏品艺术网:请谈谈创作过程的心得体会?

        刘荣升:谈书法创作体会,离不开平时临帖体会。学习书法都是从临摹古人法帖步的,并且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一直临下去。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临到老”。临帖的过程,可以变换法帖,但不可以辍止。一般是先临楷书(包括篆隶),再临行草书。临楷书要先从大字临起,按大、中、小的顺序去临;临行草书,和临楷书相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一个书家,要大小由之,大可写气势磅礴雄浑的榜书大字,小可写隽秀清雅的小楷,古代的书法家都是全能的,他们是今人学习的榜样。所谓创作,这是今天的说法,古代没有这个说法,至少我没有见到过。

        其实,书法的创作,应看作是自己对前一段时间临帖的一个总结和汇报。无论楷行草体,都是这样。这样的创作,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只会枝繁叶茂,不会枯竭。如果不去临帖,随意涂抹,尽管你心里有一种豪情万丈的激情,但手上写出来的东西很难服人,甚至会贻笑大方。现在,书法界“创新”的口号很响,但总体书法表现并不新。写字,是有灵性的,讲天赋,有这方面天赋的人,如果勤奋一点,再加上好的机遇,成功成名的机会就大一些;没有天赋或天赋较少的人,再勤奋,与前者相比,也会相形见绌。说是勤能补拙,这话不差,但天生“手巧”的人,“拙”人是没法追上的。这就是有的人很年轻就取得了很大的成,练就了一手好功夫;有的人,练了几十年、一辈子,还是那个水平,总不见提高,就是这个原因。这样的人创作的书法作品,可想而知。

        书法和绘画艺术有“打进去”和“打出来”之说,很对。临摹古人,继承传统,一定要打进去。“打进去”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打出来”。有的人是进去了,可到里边迷路了,走到邪路上去了,或者走火入魔出不来了,偏偏又思想认识跟不上,误以为自己“出来了” 、“成功了”,成了“大师”了,甚至把自己的作品说成“经典”,到处显摆自己的“创作”,到处自我吹嘘,这种做法,很可笑也很可悲。书画界这种人不少。

        书法的创作,不是瞎闯胡作,它是对以前临帖的一种检验。书法是需要有自己的面目,但不能过早地形成自己的面目,而是在不断地吸取有益营养的反复书写实践中逐渐得到升华提高,以至定形。如果过早地停止吸取有益营养,率意而为,就会先天不足。这样的人,往往自己不觉得,而别人又不好当面直说,所以,就会陷入高度自我欣赏的状态,很难有大的进步。学书法,大部分时间应该是临,是练,而创作用时相对较少一些。如果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创作,就会偏离根基,是盲目的。

        书法创作,与人的激情和精神状态有关。写楷书(无论小楷还是楷榜书大字),讲一个静字,即在心情闲适安静的状态下书写;行书要在心情特别愉悦自然的状态下书写,而草书要在心里风云激荡、激情四溢的状态与书写。这样才会出效果。书写的内容也有关系,尽量要与书写的形式相副。一般说来,婉约类的诗词,适合写楷书或行书,豪放类的诗词适合写草书。比如像柳永的《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类的词,写楷书或行书较好;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苏轼的“大江东去”之类的诗词,比较适合用奔放的草书来表现。这样就能做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藏品艺术网:请谈谈你的书法的特点?

        刘荣升:我的书法风格仍未成熟,仍在学习和进步的过程之中。我写字,即写大字,也写小字。都知道我以写榜书见长,曾获得过全国第一届大字书法艺术展的一等奖,也给社会上各界题写过不少大字牌匾,比如位于石家庄中山路上凯嘉大厦顶上左右两侧(字径5米)的“凯嘉大厦”就是我题写的。我的书法追求古意,绝不赶时髦。追求古意,就是写书路子要正,要以最大的精力去继承传统。我写榜书大字,以康有为提出的“安静简穆”原则为圭臬,在融合颜柳加魏碑的基础上,努力增加些明清馆阁体的意味,特别是清代康熙和乾隆皇帝书法的风格,使字体浑厚、饱满、中和、大气,耐得住品味。行草书我以二王为主,那是今草书的源头,是最具中和之美的书体。在继承这种书体基础上的创新,才是有意义的。
         刘荣升,山东省宁津人,大学文化。 当代杂文家、书法家。现任河北省讲师团网络中心副主任。
        在杂文创作方面,出版有《醒者的呐喊》、《贞谅斋话》等多部著作;
        在书法方面,举办过三次个人书法展,并荣获全国第一届大字书法展一等奖荣誉:
        2002年国庆节期间,省委宣传部、省书协等5家单位在省博物馆联合推出了刘荣升书法展。
        2004年8月,荣获由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第一届大字书法艺术展一等奖”。
        2005年春节,与道友潘学聪、陈茂才联合举办了迎新春书法展。
        2005年8月,在秦皇岛荣宝斋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书法展”。

        来源:藏品艺术网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3(s)   9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