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访谈 >> 访谈库 >>
      分享到:

      “我有点像个杂家”--乔迁

        作者:核实中..2009-11-09 17:28:32 来源:网络

        座谈时间:北京时间6月17日晚7点到9点。

        地 点:名家讲座聊天室。

        佳宾接待:刁旭

        活动组织:张杰、罗铭、严磊、宋锋、唐理觅、曹祥驰、宗亚平

        策 划:大正

        特别鸣谢:景观基地、中国雕塑网、法国魔方、腾讯网的大力支持。

        前言:

        本次访谈,我们特别聘请了著名青年雕塑家乔迁博士作为嘉宾,与大家互动。今天的内容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①当代中国雕塑艺术在整个艺术门类中的位置。②雕塑创作与艺术市场。③雕塑和环境建设。④乔迁博士的创作体会。最后一个小时为网上互动,于网友进行即时交流。

        大正(正):乔老师您好

        乔迁(乔):大正好

        正:欢迎您百忙中抽时间参与我们的活动!首先请您介绍下自己好吗?

        乔:好的。我1968年生于江苏徐州,先后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中 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2年获得博士学位。现在在北方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工作,副教授。 主要的社会工作有《雕塑》杂志栏目主持人,《中国雕塑年鉴》副主编、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美院培训中心艺术负责人等。 当然,主要从事雕塑创作和理论研究。作品入选国内外各类展览几十次。大多作品被艺术机构或个人收藏。

        正:我们第一个主要问题是当代中国雕塑艺术在艺术领域中的位置,请你谈一下看法。

        乔:当代中国雕塑艺术和油画、国画一样,还是比较繁荣的。在社会的影响力方面甚至超过其它艺术语言。这主要是城市雕塑需求巨增的功劳。如果从雕塑自身语言的探索来说,多元特征也比较明显。也是超越了其它艺术语言的,这是由于雕塑材料、技法、形式多样性决定的。如要从艺术自律的成熟来说,雕塑在当代发展很快,出现了一批可以自由驾御艺术语言创作的艺术家。但从整体状况看,雕塑艺术的成熟尚不及绘画艺术。

        正:为什么从整体状况看,当代中国雕塑艺术的成熟尚不及绘画艺术呢?

        乔:当代中国雕塑艺术和中国现代雕塑发展状况分不开,现代包括两个阶段,一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李金发、刘开渠、曾竹昭等在法国学习雕塑,他们是开招者,对中国现代雕塑发展意义重大。但是作为和中国传统雕塑完全不同的造型体系,他们把握语言的能力还较弱,不足以达到创作表现的自由。第二个阶段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代表人物是钱绍武先生,他于五十年代到苏联留学,稍晚一批学习于中央美院的张德蒂、曹春生等人,都应划入受苏联现实主义雕塑影响的一代,他们有比较扎实的功力,完善了中国现代雕塑教学体系。但是造型功力尚没能转化为个人的艺术表现能力。这是那个时代特性决定的。

        正:中国绘画不也是同样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吗?

        乔:是,又不是,中国现代绘画在学习西方造型体系方面也是上述两个过程。但人数要远多于学习雕塑者,能够形成艺术上探讨的氛围。另外,绘画上有齐白石,潘天寿到李可染等诸多中国画大家的支撑,这是雕塑上没有的。

        正:那么当代雕塑的状况呢?

        乔:整体上比绘画慢了一步,中国绘画80年代前后出现的罗中立、何多荟、陈丹青,在雕塑上就没出现什么有影响者。至于“星星画展”上的王克平的作品,应该和艺术关系不大吧。真正的当作雕塑走向成熟是在90年代中期开始的。整个80年代的探索,是一个摹仿、嫁接、引进、吸收西方现代主义的过程。而90年代中期开始在艺术形式、价值体系、精神冲动和哲学思考上有了自己的语言。这期中包括随建国、展望、李象群、魏小明等。魏小明兼具东西方双重文化背景,对于语言的表现更加自信。超越了同代大多数人借助民族符号而获得成功的前提。这批人在艺术上的成熟和刘小东、方力钧、张小钢为代表的画家没有什么区别,尤其魏小明、李象群的魅力,是同期绘画不可比拟的。但是坚定从事雕塑创作的人数太少,整体上的成熟不及绘画。

        正:为什么你如此推崇魏小明、李象群呢?

        乔:这是艺术创作有无自我的问题,魏小明的艺术融合对艺术的理解,从情感出发,自然而然地凝结的个性形式。而大多数雕塑家在艺术创作方面,处理形式还是生硬。李象群也是可以达到创造的自由状态。形式不再是一个重要问题,可以做到表现的信手拈来。另外、李象群对西方写实造型规律的理解和掌握,非大多当红雕塑家可比。

        正:现在我们来谈一谈当代艺术市场中雕塑状况吧。据我所知在拍卖市场上,雕塑的成交量远远低于绘画,经营雕塑的画廊不多,好像近年来艺术市场的火热和雕塑艺术不大。

        乔:事实确实如此。一般在拍卖会上的“油画雕塑专场”,雕塑简直就是个装饰。曾经常见读报端的成交市场纪录来看,没什么雕塑的影子。这是不少客观原因造成的。中国收藏书画的历史有一千多年了。唐代张彦远就有了《历代名画记》这样的著作。历代书画雅好者众多,从皇家贵族到文人商贾都乐于收藏书画。中国古代雕塑多是宗教场所的用品,独立的雕塑艺术并不发达。收藏的传统几乎没有。现在让收藏雕塑和绘画一样火,不现实。另一方面雕塑是可复制的,收藏家比较担心,复制数量的不可控制。难以像绘画一样,从像绘画有一批李可染、吴冠中、陆俨少等顶级艺术家的支撑,到八十年代前后一批艺术家,再到九十年代,乃至如今,总有一批代表人物,他们共同支撑着绘画的繁荣市场。雕塑这样的基础,前几年刘开渠的《牦牛》,拍出价也不过6万元。真正走入艺术市场的雕塑家也只是近几年。他们的声望和绘画界的大家去比是太弱了。吴冠中的一些作品卖到两千万人民币,为绘画价格提供了参照指标。雕塑价格没有参照物,当然,也就不可能迅速涨上去。

        正:那你认为雕塑在市场上就没希望了吗?

        乔:不。现在雕塑市场上的好时机已见端倪。拍上几十万的开始有了,去年还拍了一件过百万的作品。现在雕塑还基本处在一个较低的价位上,一般几万元一件。成交的金额不大,但成交率很高。这是好现象。一步步发展,一步炒到天价也不好,稳住基础,慢慢发展。

        正:可复制性肯定限制了价格的水平。

        乔:是。但不应在这么低的价格水平上。其实复制是有限的,一个有责任心的艺术家是不会无限制复制一件作品的。我和大多数走上艺术市场的雕塑家比较熟,我相信他们的道德品质。再说,绘画的复制不是更可怕吗?一个画家天天画熟悉的写意山水、花鸟,一平方尺可能就有几千上万,有时是收藏家提前在客厅等,艺术家才开始创作,然后一手交钱一手交画。这不是重复吗?这样会有多大的量流入市场啊。雕塑创作比较慢,一生出不了多少作品,雕塑复制可确保就是有价值的原作,绘画却不好保证。

        正:听说您是国内雕塑家中,作品被海外收藏比较高的一位。您本人怎么看待艺术市场对作品的回应?

        乔:还算可以吧。价格不高,一般在二到三万元之间,高一点的在五、六万元吧。我觉得这个价格是很合理的,市场的进一步认可,价格会上去,但我不希望长得太快。我从大学至今,所创作的作品多已进入了市场。我可以限定自己每件作品目前的价格。

        正:我们知道你在当代的艺术领域是一位重要人物,可否谈一谈雕塑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关系。

        乔:公共艺术在中国的提出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算是积极参与者之一吧。在不少媒体发过这方面的文章。还主持过一个北京市的有关公共艺术规划的科研项目。

        城市建设的发展促进了公共艺术的发展。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决定了其形式、内容、空间的公共特点。公共艺术与自然空间要有相辅相承的关系,在内涵上要符合特定的接受人群的审美趣味。十几年来,公共艺术发展很快,可惜没有发展经验,好的东西少,差的东西多。有个性的少,雷同的多,粗制滥造的多,精致的少。

        正:有无办法解决?

        乔:时间选择,优胜劣汰,教训必然会有。现在好的公共艺术越来越多了。我希望,公共艺术建设要少一点,缓一点,多思考,给后代建设留点空间。我们这一代别干下一代的事。

        正:国外有公共艺术建设设有百分比制度,这方面在中国无尝试?

        乔:还没有,难以推行。我看很多地点远远超标了。一个小小的县城也建一座几十米高的雕塑,太奢侈了。

        正:好吧。我们注意在当代中国雕塑圈内,你正被越来越多的关注,能否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乔:我被关注可能有这样的原因。我有点像个杂家,做创作,又做理论研究,还参与艺术策展,所以慢慢被人熟悉。当然,我主要的精力是在创作上,近年来参加的国内外展览有几十次了。有几件作品是被艺术界关注的,比如第二届中国雕刻大赛上的木雕《化蝶》,许多人喜欢,当然,我自己也很满意;参加第二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作品《张旦旦和李花花系列》,央视给予了报道,《读者》杂志也予以了介绍。去年的钢铁焊接作品《远去的战争》就获得了“中国国际钢铁焊接艺术邀请赛“的第一名。我的作品比较显著的特点,是源于理想主义的美,对形式手法,我不去限制。许多评论家说我的作品具有“诗性”,这我同意,我就是要传达诗性的情怀。

        正:是什么影响你在艺术上的理想主义追求?

        乔:童年,童年对我太重要了。童年对世界的感受,奠定了我今生对美的诉求。童年的蓝天白云、树木、房子,一切构成了我对形式美的认识。童年的无忧无虑、天真无邪一直影响我对美的理解。我的每件作品都有对童年追忆的成份。

        正:谢谢乔老师。一个小时现在感觉太短暂了,为了不影响网友的参与热情。休息5分钟后,进入网友互动时间。

        在互动活动中,7个聊天群的网友通过各自组织人员递交上来很多问题,内容主要集中在现代雕塑艺术在国内市场景遇,非学院艺术家应该如何寻求个人发展,当今国内外城市雕塑现状和前景,雕塑的学习方法等几个方面……乔迁老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做了解答。大家热情参与,直至9点35在组织人员一再要求下,大家才同意放乔迁离场。活动到此划上圆满的句号

        来源:网络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2(s)   11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3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