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访谈 >> 访谈库 >>
      分享到:

      心法作画水墨淡彩 舒乙开启心灵之窗(作者:钱绍武)

        作者:钱绍武2009-11-10 13:54:25 来源:网络

          舒乙画展定于2004年2月27日至3月3日在北京皇冠饭店国际艺苑美术馆内举行。共展出50幅彩墨国画。舒乙的画有以下五个特点:一、在技法上反传统;二、介于具象和表象之间;三、注重色彩和光线;四、带有文学性;五、传递一点意思,

          追求好看和耐看。这些特点可能会给国画创作吹上一股清新的风。2月28日,美术界知名人士靳尚谊、詹建俊等将在国际艺苑美术馆举行沙龙聚会,就舒乙的画做出漫谈式的评论。

          读舒乙先生的画

          我喜欢见到舒乙,喜欢听他聊天,他一聊总是钩玄剔微,生动入神,总是闻所未闻,又头头是道。很多文化名人往往使我觉得高不可攀,深不可测,但是到了他口里,却是人情味十足,可敬又可亲,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我想可能这是他的本行,他是现代文学馆馆长,理所当然,不足为奇。但是当我们接触多了,特别是文学馆揭幕后,我发现他非但对文人学者非常非常熟悉,而且对馆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有独到的看法。他这里的建筑、雕刻和绘画都不同一般,甚至墙上图案、窗棂格式,都别出心裁,都有灵气。他这个人不简单,有股子“引力”,大概就是现在常说的“人格魅力”吧。而最近一件事,使我大吃一惊的,却是他忽然邀请我看他的绘画。

          大约是个书房吧,就他一个人,关上门后,就捧出了两大捆画卷,水墨画,有的又加了斑斓的色彩。几乎都是大幅作品,四尺左右。啊,这是太湖上的芦苇,是的,而且还是洞庭西山,数里荒滩上的芦苇。刚好我也去过,也注意了那种异样的美。只有太湖才是这么白白淡淡的天,这么白白淡淡的水,真是水天一色,因为事实上它们没有彩色。日本的东山魁夷来过,说这儿真是水墨画的故乡,只能用水墨画,不能用油画,甚至水彩都不能用(大意)。舒乙正是这样,在这片淡淡的背景前矗立着一排排芦苇,大概是秋天,叶子已经凋零,一竿竿焦墨的尖端,像摆了一个朝天的枪阵。历来画苇子没用过这种画法,也没人採用这种不成景致的构图,但这才是荒滩上的芦苇,一种萧瑟之感沁人心脾。画家不敢画,大画家或者又不屑画,文人又画不出,只有这个有着画家的灵魂,又不是画家的人才能有动於衷,信手拈来,才能这么出格,又这么入神。

          我又看到一段北京普通民居的旧墙,在旧墙远处耸立着一个破旧的城楼。是以前的德胜门?是东便门?还是没有拆除以前的西直门?不得而知,但是这只有住在它附近的居民才会在自己的院落里见到这种景象。舒乙说这是他长久以来经常出现的回忆。他小时候,一抬头就见到这个城楼。我想这真是“老北京”才会有的情结,但它如此亲切,让我们的手能摸到了“老北京、老住户”们的情结,触摸到了他们的依恋和怀念。我似乎呼吸到了老北京城的空气。这张画又是既谈不上构图精妙,也谈不上笔墨的情趣,但是我却闻到了一种浓浓的怀旧气息。罗丹说:“如果你感动了,那就不用问他的技巧好坏了,那技巧肯定是好的。”这样的好画实在不胜枚举,那条树影斑驳的走廊,那敦煌佛国的菩萨和他独特的心解,还有聪颖善良的女孩,还有,还有……那令人战慄的激情, 还有只是极简练的几笔,几乎是构成主义。

          不同的是,舒乙的画都是一扇扇打开了的窗户,那是他自己灵魂的窗户,而有些构成作品却是与观众无关的花格子而已。

          记得冯至先生有篇散文,说有时偶在深山古寺中见到一朵灼灼的红花,虽只一瞥,但永不忘记,它成了你灵魂深处的一个部分(大意)。我看了舒乙的画,可说和冯至先生同感。鲁迅先生总结自己写《阿Q正传》的方法(我看也是中国特色的创作方法),共十六个字,叫做“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神结想,一挥而就”。我以为这也正是舒乙先生的方法,这才是从事艺术的“心法”,这也是舒乙先生的画给予我的启迪。 (钱绍武)

          舒乙简介


          舒乙,1935年生于青岛,北京人,满族。1954年9月留学苏联,在列宁格勒基洛夫林业技术大学攻读林产化学工艺木材水解专业,5年后以全优成绩毕业。回国后分配至中国林业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60年入林科院南京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参加林业部组织的木材水解科研重点试验,完成中间试验和成果鉴定。1978年调北京市光华木材厂当工程师,后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领导科研室和中心实验室,荣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技术革新全国先进单位”称号。1978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首篇作品《老舍的童年》在《人民日报》连载。1984年调入中国作家协会,参加筹备中国现代文学馆。1985年开馆后历任副馆长、常务副馆长。1993年以后负责筹建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2000年5月新馆落成后于同年6月任馆长。是研究馆员。1986年出版第一个散文专集。一直以散文、传记创作为主,兼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研究。已出版《我的风筝》、《老舍》、《现代文坛瑰宝》等专著13部,获“十月优秀散文奖”等奖项。是第7、8、9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9届全国政协委员。担任中国博物馆学会副会长、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民族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是中国老舍研究会顾问。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杨小薇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6(s)   11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