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访谈 >> 访谈库 >>
      分享到:

      艺术使人陶冶情性 净化心灵——艺术家马彦洋访谈录

        作者:核实中..2010-08-17 17:17:20 来源:网络

        博宝艺术家网:您如何看待当今的艺术现象?

        马彦洋:其实艺术是一种认知的手段,是我们通过形象塑造来反映生活本质和规律的一种逻辑方法,属于哲学上的精神和意识范畴。艺术产品作为艺术劳动的成果,归根结底要体现某种物质形式。当今的艺术,让我说,可以归纳为三点1.没有规矩2.拿来主义3.外边的比家里的好。 1.没有规矩:就是说,你不管到著名的美术馆还是艺术馆,只要是现代艺术展览,一般的人很难看懂。比方说:几滴墨,一根线就构成一幅画,还有的让人看了起鸡皮疙瘩,我称它为“鬼画儿”。 2.拿来主义:把别人获过奖的作品,草草临上一幅,题上款,盖上自己的名章,就是自己的作品。 3.外边的比家里的好:你看当今的艺术,不管是油画还是国画,统统都离不开西方文化的影子。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没人继承发扬,偏偏要学人家的,别忘了你的画是给“家里人”看的。

        博宝艺术家网:在中国古典绘画史上,“托物见志”的艺术表现广泛见于山水花鸟画的实践?您怎么评价自己的艺术实践?

        马彦洋:评价谈不上,我是这样认为的,由托物见志而因物见志,不仅以景迷人,而且以情感人,让观者从所描绘的物和画家所表达的情中悟出生活的哲理,使之陶冶情性,净化心灵,并获得崇高的审美艺术享受。谈到艺术实践,我这样看,客观外界的山水草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个生活片断,都会触发我的情思,引起我的联想。我在艺术实践中,每当看到一件能寄托自己思想感情的事物,讴歌咏赞,形容刻画,就把要刻画的对象赋予自己的感情色彩和象征意义,以此倾吐感情,这样,可以更深入地揭示出作品的艺术意境,含蓄巧妙地表达我的思想感情,产生强烈的感染人的艺术效果。

        博宝艺术家网:很多这样的艺术家,看人家卖画火,就马上跟风了。我觉得现在基本是“以金钱为艺术的衡量标准”,谁拍得高,谁就牛?您怎么看待?

        马彦洋:你说的不错,现在的艺术家是“跟风”很厉害,以金钱为艺术衡量为标准,也是现实,我不否认。可是有谁想过,发生这样的现象究竟是谁造成的?是现实社会,没钱寸步难行啊!你画的画儿卖几千元,人家的一上拍就是几万、几十万、几百万,那个艺术家不眼红,不心热。同样都是艺术家,为什麽你的就比我的值钱呢?为了攀比,有的艺术家不择手段,利用媒体、拍卖行自我炒作,原本是不入行的画作,转眼间就成了拍卖场上大师级作品,起价就是几十万、几百万,也就随之成为了“名人”,各大媒体争相采访,你说人家能不牛吗!所以说,谁的画卖得最高,谁就是真正的艺术家。

        博宝艺术家网:全球艺术所谓的“商业唱主流”,这也是没法去回避的一个问题?作为艺术家应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马彦洋:从现实社会发展来看,艺术已不是占主角了,而是商业占主导地位,这也就逼迫艺术家要尽快融入到商业领域,纯粹的艺术也被商业大潮逐步湮灭,这是无法回避的。你是好的艺术家还是不好的艺术家,你能不能无视“钱”来面对自己的灵魂,这个时候就要看艺术家你自己的定力了,这不能号召说你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不可能。艺术商业化你回避它是不可能,就是反对它也没有意义,它是把双刃剑,大家都不卖画,在一个没有资助艺术家的国家,艺术家怎么生活?靠什麽生活?只有把艺术融入到商业中去,才能占有一席之地,艺术家才能有饭吃,有衣穿,再发挥、再创造。

        博宝艺术家网:您如何看待艺术的个人私密性和公共交流之间的关系?

        马彦洋:我认为艺术没有什麽个人私密性可言,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本来就是给人观摩的,评价的,不应该把它藏起来,每个艺术家都把自己的画作藏起来,不让人观赏,不让人评论,那还谈什麽艺术呀!把自己的画作公开展现到人们的面前,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公共交流,只有公共交流,才能使艺术家的作品得到公众认可,不管是好是坏,只要能大胆公开的展现出来,我认为就是好的。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5(s)   9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