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访谈 >> 访谈库 >> 油画
      分享到:

      油画艺术家杨习云访谈录

        作者:核实中..2010-08-12 14:58:57 来源:网络

        杨习云,男,职业画家,1967年2月生于湖北浠水,97年 、02年曾先后于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部主修素描油画硕士课程、上海油画雕塑院首届青年美术创作研修班学习。2002年于上海市创立云艺画廊。大部分作品被国内外人士收藏,其中部分作品选刊于《中国收藏》08年12月刊。近日,博宝艺术网责任编辑谷穗对杨习云进行了访谈。

        谷穗:(以下简称谷)请您谈一下您的作品创作的经历和过程?

        杨习云:(以下简称杨) 跟其他画家一样,我的创作经历不外乎:一,通过写生,结合自己平时所积累的功力及心灵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怀;二,平时喜欢收集图片素材,有自己所拍,也有通过书刊杂志及网络媒体搜集,酝酿之中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三,想象,全凭自己的生活经历及对生活的真切自然的感受而激情挥毫。我作画从不刻意去打草稿,面对空白画布,用大笔着色简单规划一下,凭着高涨的热情直接用宽刷子在画布迅速上色,全面铺开,随着进展的深入边调形,直到最后自己满意,画面完成为止。

        谷:如何处理艺术创作中的学术和商业的关系?

        杨:学术,泛指学问的总称,我对艺术创作的学术性的理解是从事艺术创作有所突破性的一面,值得学习、研究,既有观赏性,又有收藏价值。学术性的作品固然是高贵、神圣的,能经得起锤炼的,但是不一定能叫座,从事艺术活动者,同样需要衣食住行,需要物质基础的支持,才能潜心自己的艺术创作;艺术品商业味太浓,未免过于低俗,虽然能换得眼前的利益,却不能长久,高贵的艺术也会越来越堕落,所以大众化的艺术未必是真的艺术好的艺术。这似乎有些矛盾,就好像做买卖,卖者总想把自己的产品卖过好价钱并希望有个好的着落,毕竟自己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买者总希望购得价廉物美的名贵产品。如果是学术机构里的学者被国家供养就不存在生活问题,尽管安心搞自己的艺术创作 , 可是靠卖画谋生的职业画家就不行 ,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走中间或更低俗路线,迎合广大的顾客需求而获得经济支持。如果是百姓都有钱了,且全民艺术修养都提高了,自然而然就对艺术品的质量要求高,艺术创作的学术与商业也就自然的结合起来。

        谷:最近一次的展览是什么时候?感觉如何?

        杨:不好意思,因为有自己的展示场所,所以也就疏于去参加其它的艺术活动,也很少关心,当然万事具备以后会很自然地考虑参加一些展览活动。

        谷:您是怎么进入绘画的行业呢?

        杨: 成为画家是我儿时的梦想,可能是遗传因素,也受旁人及环境影响,从小就迷上画画,直到到20岁参加工作,为了使自己有更多时间画画并提高自己的画画水准,同时也有时间学习文化课,不久辞掉工作去湖美做模特,参加过几次美术高考,可总是文化课不能通过,最后一次高考,文化课只差2分而无缘进美院学习的机会,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得不考虑生存问题,考入北京卡玛美术公司成为一名画师,不久又南下先后在广东惠州、珠海作室内设计师、广告设计师、美术教师,在珠海开设过“习云画苑”;后来又先后在湖美油画研究生班进修学习、上海油画雕塑院首届青年创作研修班学习,到自己开办“云艺画廊”。在现实生活中尽管朋友们都改行发财了,生活得很滋润,而我地地道道地成为了一名苦行僧,一名职业画家,可以说自始至今从未中断,最穷最苦也未曾想放弃的念头,绘画几乎成了我的第二生命。

        谷:您从事了多年的艺术创作,请根据您的体会,谈谈艺术和生活的关系?

        杨: 对于我来说艺术与生活是平等的,就好比两性关系,相互依存,达到和谐、完美的艺术生活状况,这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同时不乏发现生活中的艺术美,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要用心体会、感受、发现。

        谷:您现在最关心中国当代艺术的哪些问题?

        杨: 主要是因为经济利益的跟风现象,不是真正的潜心做自己的艺术,而是把经济利益看得太重,被市场左右,关心自己的作品是否好销,市场上什么作品畅销就画什么,尤其是艺术圈内某画家走红了,就无形地立了一个风向标,一批画家就盲从跟风大量复制,无形地培养了一批画工,最终结果是可想而知;其次艺术本来就是多样性,应该兼容共存,不要因为流行当代而贬斥传统,要知道流行的作品不一定是经典之作。

        谷:那您觉得在今天好的艺术该如何界定?

        杨:艺术品本无标准,最好的评判标准是经得起艺术市场,是经得起时间及圈内圈外观众的考验。

        谷:您作品中的个性“符号”是如何选择的?为何选择这种符号作为创作主打基础元素?

        杨:关于作品符号,在当代艺术较盛行,如:曾梵志的作品里的“面具”形象,岳敏君的“大白牙”,方力钧的“光头佬”等,这样就无形地贴上个人标签,有冲击力,较容易走红。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喜欢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圈内,可能是因为我的善变个性的缘故,且喜好较广,有时画这,有时画那,有时这样表现,有时那样表现,人物、静物、风景;写实、表现、抽象都涉及,也比较随意、自由,不觉得单一乏味。在这里有部分作品,如:《梦萦水乡》系列,作品以平实平静的色调及写意的方式表现出具有典型中国符号的江南水乡,并以朦胧的意境烘托出在我脑海中对水乡的独特情怀。灵感的涌动贯穿于思绪,以此为线索微妙展现意境中的思念。 创作技法方面:《梦萦水乡》系列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水墨写意画,通过写意糅合油画中大胆的表现,间或揉搓,创作出梦境般的效果。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2(s)   9 queries
        update:
        memory 4.040(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