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访谈 >> 访谈库 >>
      分享到:

      访浙江省美术馆副馆长桑火尧

        作者:核实中..2010-07-09 14:34:57 来源:网络

         桑火尧:浙江上虞人,浙江美术馆副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浙江省美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艺术硕士。画风静逸散淡,出古入新,以书入画,是“境象绘画”理念的首倡者。已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近20万字的学术论文,是当代画坛理论与创作双栖型的代表人物。作品多次参加全军和全国性展览,被八大山人纪念馆等众多单位收藏。分别在新加坡和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个人作品集二种。澳门政府聘为全澳书画联展评审委员。
          当今繁芜浮躁的文化生态中,专攻画艺创作者不计其数,标榜者众,真正长留人心的“大家”却屈指可数。桑火尧自作画之初,便绝不甘于浸没在芸芸之中。

          2005年前后,一位朋友在欣赏他的画作时突然感慨:“看您的作品,似乎像什么又不像什么,是什么又不是什么,既不是中国意象绘画,也不是西方抽象绘画。”桑火尧听后思索数日,总结自己多年绘画探索和心得,由此开创了中国境象水墨画理念。

          桑火尧1959年生于浙江上虞人杰地灵之地,现为浙江省美术馆副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强调书画一体。他本人既在绘画创作上独树一帜,也在当代绘画理论上占据重要地位。

          90多岁的吴冠中先生,曾经对他说:“我是永远不屈从于人,每天睁开眼睛都会想,我能创造些什么,创新什么。”

          “他对我的感染和影响极深。”操着浓厚吴腔,桑火尧告诉记者。

          或许受军旅生涯影响,桑火尧说话直接爽朗。而从军18年,思想又深受老庄哲学影响,令其为人及画风大气的同时,带有“其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逍遥精神。

          观其画作,淡纸清墨、简约隽永。寥寥数笔,却看出无限意。

          境象的境界

          《投资有道》:中国绘画有写真与写意两种境界,您开创的境象水墨,似既有古风之意,又有新理念,能否简要解说这个概念?

          桑火尧:之前作画,一般都是对客观物像,比如风景、植物等等进行临摹和写生。或者就是从宋、元、明、清的绘画理念中汲取一部分,并用自己的笔墨来把它重新呈现出来。基本上都是这两种创作方式。这样的创作方式,虽然作品中也有画家的思想和感情,但是还是对客观影像进行艺术化的处理。

          我开创的境象绘画正好与之相反,我不特别强调写实,我认为艺术是用来表现自己感觉的东西,把自己的思维,通过画笔表现出来。境象绘画与以往传统的意象绘画的最大区别在于:境象绘画是主观在先,是由主观去呈现墨象;意象绘画是客观在先,是由客观物象去表现主观感觉。这个区别是传统绘画与我倡导的当代水墨绘画的分水岭。

          在我之前的绘画是传统的延续;而我开始的境象绘画,使中国水墨开创出一个新的境界,与世界绘画的趋势相结合,跟世界绘画的审美更相一致,使中国水墨走向世界成为可能。

          问:西方现代绘画之父塞尚,强化了艺术的本体意识和主创精神,带领整个西方绘画走入新纪元。中国绘画也有千年历史,是什么令人您探索到境象绘画这一理念?

          答:我是属于比较善于思考的人,我把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家来认识并要求,而不甘心仅做一个小画家。我认为,在一个时代中,一定要去创造出时代所需要的东西。而现在这个时代是讲情感、讲感觉的时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开创了以科学方法反映以人为本的内容。后来经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抽象主义等,他们呈现的实际上就是不断突出内心境界。目前,中国的写意画已经非常地成熟了,但是与西方相比,中国抽象的水墨画还不成熟,还属于是西方的舶来品。那么中国的写意画之后是什么?是大家都在探索的问题。我认为,之后应该是境象绘画,对此我是有自信的。

          艺术与商业价值对等

          问:看您的境象画作,觉得是要画家思想上有沉淀、生活上有清净自在的态度。在这个商业时代,很多艺术工作者不得不以商业价值来衡量艺术价值,产生一些媚俗、跟风之作。您对此怎么看?

          答:我认为艺术即商品,艺术应当从神坛走下来。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其实是互动的,是一个平衡等值的关系。关键的问题是,画家本身既要有市场意识、商业意识,但又要跟市场保持一定距离。现在很多画家自己直接接触市场,我觉得这是他们的艺术作品缺乏个性、缺乏高度、缺乏自我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知道在中国绘画艺术的高峰--宋元时期,对于绘画非常强调自我意识。但是经过明清这两个朝代商业的逐渐发达,发展到当代,艺术在某种程度上仿佛就变成了一种有限复制的商品,是以市场作为主导的。这样产生的作品可能可以雅俗共赏,但是作为艺术,其价值就缺失很多。现在一个地区的画家,例如海派画家,他们的作品特色都差不多,这样能有多少商业价值呢?

          艺术不能重复,不能跟风。作品必须有明确的符号和风格,才能带来商业价值。比如说苏东坡的画,他在绘画中抒发着自己的文人情怀,与他同时期的宫廷画家,画技也非常高超,但在市场上,他们的作品商业价值与苏东坡或者米芾这样的作品没有办法相比。

          问:您认为画家要跟市场保持距离,但又要有市场意识。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

          答:经纪人制度很关键!其次要有好的画廊。目前中国的经纪人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也缺少好的画廊。没有特别有眼力的人帮助艺术家去把关、去经营,艺术家不得不自己直接在经济浪潮中摸爬滚打。这样一来,有些艺术家就不得不按照投资人或企业的要求完成作品,这将使他们的自我意识慢慢的缺失。如果能有优秀的经纪人,或优秀的画廊、投资基金会等这些艺术品机构介入,也可以帮助艺术投资市场发现一些真正好的艺术品。

          问:那么从另一方面看,在艺术投资市场上,投资人、企业家是否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鉴赏和发现能力呢?这方面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现在市场上的投资人和收藏家,相对来说综合素质还可以。因为这个市场发展时间比较短,他们自身也没有太多寻找艺术的机会,对艺术肯定欠缺一定的鉴赏和见识能力。我常跟一些企业家说,富跟贵应该是等同的。中国目前富的人很多,但真正富且贵的人是不多的。富是机遇和努力创造的物质财富,而贵主要是一种精神素养,一种内在的素质。不仅要做物质的主人,也要做精神的主人。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讲,如果没有内在的精神支柱和精神追求,没有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可能也无法为社会留下任何痕迹。

          艺术是精英文化,必须要有一定素质的人才能够欣赏。艺术投资首先应当尊重艺术家,尊重个人风格。事实上,个人风格越强的作品,艺术家自我思维创造的东西,也许现在不被欣赏,但必然是超越时代的。

          从古至今,很多大画家活着的时候往往是比较寂寞的。比如黄宾虹,在他活着的上世纪50年代,他是相当孤独、寂寞的,没有人欣赏他的画。他在去世前曾说:我的画在50年之后,一定会受到认可。结果你知道2000年前后,全国人民都在炒他的作品。所以,艺术审美总是超越时代审美。艺术引领时尚、引领时代,

          做耐得住寂寞的艺术

          问:对您来说,您是否在意用商业价值多寡衡量你的作品?

          答:当下艺术必然要从社会走向市场,但是一个艺术家如何进入市场,这很重要。我目前的代理画廊还是比较好的,经纪人懂得艺术。他们更注重跟企业家们做朋友,引导他们欣赏艺术,而不是让他们来买艺术。艺术是小众文化,企业家、投资人、收藏家的市场是要靠培养的。如果是艺术家自己拿着作品推销,那会很累。我还是愿意与市场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我可以去跟企业界的人谈我的审美理想,但我从来不想跟他们谈我的作品要卖多少钱。

          问:问题是,现在已经不是“君子固穷”的时代了,很多艺术家是耐不住寂寞的,您是个耐得住寂寞的人吗?

          答:这方面我觉得我还可以。艺术家是要耐得住寂寞的。中国有几十万画家,真正算所谓成功的可能只有1%。真正地能够耐得住寂寞,最后走出来的人,不多。对我来说,毕竟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没有后顾之忧。一笔生意我可以不做,但我的创作理念、自我追求不能丧失。

          问:作为浙江省美术馆的副馆长,平时事务性的工作应该不少。您如何保证自己有空间思考和创作?

          答:一个艺术家70%是要看、要想,30%要画。我并不会事无巨细地管理,会把很多工作完全下放。一个画家就怕把自己忙于事务当中去,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的绘画语言和状态,我想我算是可以处理好这个关系。

          问:我们知道您曾有很长的军旅画家生涯,这对您的性格和画格产生哪些影响?

          答:军队绝对是一个培养人、锻炼人、造就人的地方。在部队锻炼过的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相对宽广。有忧患意识,有坚毅品格,也有浪漫情怀。为什么地方上一些职业画家常常想的是养家糊口,而像我这样在部队熏陶过的画家,更多的看到的是我的未来,不会局限于眼前的东西。自古至今,很多大画家都有过军旅生涯。

          问:感觉上您对您的艺术非常自信,艺术家是否都是比较自负的?

          答:艺术上要自负。对艺术我非常坚持自我。我不原意走别人走过的路,我的作品非常体现个性,永远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处于开拓中。我不会去想什么时候把我的作品卖掉或者能卖多少钱,但我认为我的作品一定会在艺术领域里留下一个痕迹,这样就够了。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0(s)   9 queries
        update: